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有的关于在位厂商创新特许的众多文献,往往假定上游产业为完全竞争结构.但现实中有许多原料市场或能源市场是寡占垄断的.因此,本文基于上游原料供应商具有重要市场势力假设,对下游同质Stackelberg双头垄断结构中跟随厂商(成功创新者)的固定费用特许决策进行了研究.上游的垄断特性,使得下游创新厂商的特许决策与上游厂商的原料供应决策成为一个动态博弈过程,本文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取决策最优解.主要结论是:下游Stackelberg跟随厂商的固定费用特许行为能够提高上游垄断厂商的均衡利润,从而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推动上游潜在进入者进入.若给定上游独占垄断或双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变,由于下游特许导致原料价格攀升使得特许时的产业利润总是低于无特许时,所以下游跟随厂商不会实施特许;若下游的特许行为能推动上游潜在进入者进入,则可以提高下游跟随厂商的特许激励,从而使其偏好特许一定规模的创新.最后,证明了:与"给定上游独占垄断"相比,"给定上游完全竞争"大幅提高了下游厂商的非显著创新特许激励.  相似文献   
92.
关于特许专营的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许专营作为经国外实践证明颇具活力的营销手段,其在国内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对其加强法律研究。本文探讨了特许专营的法律特征及其与相近的营销方式在法律上的区别;特许专营权的法律属性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区别与联系;对特许者进行资格认定的必要性、现有法律在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特许专营中限制竞争的情形、调控的法律及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3.
探讨了BOT特许协议的定位、东道国作为BOT主体的身份确认等法律问题。作者认为BOT特许协议属于国内契约,指出BOT特许协议的东道国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94.
目前我国的商业形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自从特许经营展亮相京城后 ,一股特许经营旋风悄然卷起。经济发达国家利用特许经营加快国际市场扩张的经验 ,对于正在努力发展我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 ,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但我国特许经营处于起步阶段 ,行业规范化程度还很低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警惕特许欺诈。  相似文献   
95.
本文阐述了自然垄断产业中的政府规制的激励问题。主要从激励性合约的最优拍卖、激励性合约中的双重或第二货源、承诺和合谋问题等四个方面,综述了特许经营权拍卖中的激励性合约理论的产生、演变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6.
将基于SFA法测度出来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与以托宾Q近似度量出的银行特许经营权价值进行回归分析,探讨银行X-效率对银行价值的影响。研究样本为2005—2012年国内15家上市银行的数据。研究发现银行效率与银行特许经营权价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未来银行发展方向必将是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来提高自身效率,保持甚至提高自身的特许经营权价值,从而获得高收益。  相似文献   
97.
BOT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特许协议虽历经百年,但对其法律性质至今仍然争论不休,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学者认为其是国际协议,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学者,包括我国理论界认为其是国内契约,其中又有三类观点:一是行政合同,二是民商事合同,三是经济合同。特许协议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走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对其予以专项立法,为BOT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98.
论矿产资源上的权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并禁止其流转,矿产资源的流转要依赖于矿业权的流转,在矿产资源的权利配置上形成了自物权与他物权(他项权利)并行的权利安排。矿业权特别是采矿权的流转从实质上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发生转移,可以允许所有权流转而实现资产管理与资源管理的分离,并使矿业权成为资源管理的手段即行政特许权,矿产资源上的权利形成私权与公权并存的新的配置。  相似文献   
99.
特许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特许行为都可以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只有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才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用事业特许行为的合法与违法虽然与特许行为的有效与无效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两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的特许行为并不一定合法,违法的特许行为也并不一定无效。具体说,主要包括4种形态: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无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有效的特许行为和合法无效的特许行为。每一种形态都有其具体的存在情形、适用限制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出台以及高速公路在2005年底突破4万公里,达到41005公里,标志着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还需要有大发展,这就对高速公路建设筹资和对已建成高速公路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