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558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狄更斯在其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和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犹太人物形象——恶棍费金和绅士瑞亚先生。费金的肮脏丑陋、讨好巴结、吝啬贪婪以及残忍恶毒,与瑞亚的温和优雅、自尊坚定、追求平和以及同情友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背后所反映的,一方面是英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盲目偏见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反犹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丑化犹太人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狄更斯刻意进行的犹太人形象颠覆,狄更斯为自己、也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了正名。  相似文献   
32.
一般的观点认为,从唐朝衰落到蒙古帝国~元朝兴起之间,换言之9/10至12世纪的丝绸之路在不断衰退。但是我一贯反对这一通论,本论文清晰地展示了相关缘由。天山东部地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半部)是丝绸之路地带上的一个重要地区,当时占据它的是西州回鹘王国,此处的居民即回鹘人是佛教徒或景教徒,绝非回教徒。通过运用他们在吐鲁番盆地诸遗址及敦煌千佛洞等处留下的回鹘文文书,与东方的汉文史料、西方的波斯语史料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活跃在蒙古帝国~元朝的“斡脱/Ortaq/ortuq”商人的起源,并非西方身为回教徒的回回商人,而是东方身为佛教徒或景教徒的回鹘商人。不过所谓的回鹘商人,实际上是归化了西州回鹘王国并与回鹘人混血的粟特系回鹘人。换言之,回鹘商人的先驱者是隋唐时期活跃在内亚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同唐代金融资本“波斯钱”一样知名的“回鹘钱”,与字面意义不同,应该是在协助唐朝镇压安史之乱的漠北回鹘汗国庇护下的粟特商人所经营的“粟特钱”。  相似文献   
33.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6,(1):26-31,44
卡夫卡无疑是一个西方作家,但他对东方文化,譬如日本艺术、印度宗教,尤其是中国文化却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但他一直生活在基督徒中间,他不信犹太教,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尽管他对德语的掌握和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生活在绝大多数人说捷克语的欧洲城市布拉格,他在家里经常使用捷克语,他还学过英语、法语、意大利和意第绪语,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他最终却未能如愿。全部的文化冲突几乎总是以语言为依托的,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和表现总是和语言问题连在一起,而这又使得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意义。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对唐代商妇诗的考察可见:唐代诗人笔下的商人大多是轻易别离、薄情寡义的形象,这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商人的鄙薄心态。这种鄙薄心态的产生与士商地位的差异、士商社会形象的反差及诗人与商妇失意心态的共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近来,打假名人方舟子与360浏览器的戗战在网间焦灼。事实上,许多网络公司都有在免费服务中捆绑“其他东西”强行植入终端用户的行为。假如他们仅仅像电视台那样强塞给你一些广告,你忍着也就罢了,然而他们植入终端用户的“其他东西”,却往往侵犯到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相似文献   
37.
杨蓉 《老年人》2012,(12):48-49
有位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欠下一大笔债务,精神几近崩溃,萌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一天,他独自来到一家农庄,希望最后享受一下人生的恬静。时值八月,瓜熟时节,守瓜老人热情地摘了几个瓜果请他品尝。情绪低落的他,一点享用的心情也没有,只是礼貌地吃了半个,并随口赞美了几句。老人听到赞扬,非常高兴,开始滔滔不绝地告诉商人自己种瓜所付出的心血和辛苦:四月播种、五月锄草、六月除虫、七月守护……瓜农大半生与瓜秧相伴,流了不少汗水,也流过许多泪水。  相似文献   
38.
自唐宋以来,回族先民就以商人的角色不断活跃在西北地区商业舞台上的重要地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西北内陆的不断拓展,以羊毛为主体的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不断大量出口,回族商人更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经商大军,在西北近代羊毛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比较制度分析(HCIA)理论,认为回族社会宗教文化的信仰基础所导致的回族商人的行为策略,是回族商人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执牛耳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族裔散居理论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归化、双重意识等问题.作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术语和概念,引起了当下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简要讨论的同时,探讨一下其应用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在日本近世,商人作为一个重要阶层,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士农工商这一身份制度的界定,又对商人的社会地位进行严格的限定。那么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商人,是否甘于永远居于四民之末呢?本文对日本近世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进行剖析,得出其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对此种变化的成因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影响近世商人地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