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7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1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74篇 |
理论方法论 | 36篇 |
综合类 | 581篇 |
社会学 | 66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根据湛江市燃气事业的现状以及引进天然气的前景,提出大力发展天然气的构想,并就迎接天然气登陆湛江做好规划等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何植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本文从许谦关于理与气及其关系、鬼神天地之功用与造化之迹、天理之命与气数之命的思想以及对佛老的态度等方面来论述了他的宇宙观,认为许谦的宇宙观基本上是继承、发挥和改造了朱熹的思想,但又具有融合朱陆思想的倾向,并且是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过渡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3.
4.
为解决固井后初次气窜问题, 从阻止气体发生界面窜流和基体内窜流入手, 提出了短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高气侵阻力、 低体积收缩率防窜水泥浆体系设计思想。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室内实验, 通过添加防窜剂 A1 和 A2优化水泥浆性能, 对比 2# 成熟防窜水泥浆体系和 3# 普通水泥浆体系的 3 个防窜关键性能参数, 结果表明: 设计出的1# 多功能防窜水泥浆体系防窜性能更为优良。1# 水泥浆在高压气井 D2–7 获得成功应用, 固井合格率达到了 88%, 后期生产作业也未发现环空带压现象。 相似文献
5.
曾振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气之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贯穿于其中的是理本论与气本论哲学绵延数百年的争辩、诘难、冲突、融合与汇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二程最早由理统气、由理训气,罗钦顺则对程朱派的理气论进行了哲学重构,理本论嬗变为气本论,理学已被气学悄悄兼并和整合,这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个重大哲学转向。罗钦顺从程朱营垒内部颠覆了理学体系,进而与张载和王廷相气学前后呼应。罗钦顺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的确立,在其理论方法层面,既源于错看,也来自多年参悟基础上发先儒之所未发。 相似文献
6.
宋以后诗学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气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气"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诗气之论,构建出了古典诗气论的论说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文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对死亡本身或死后世界的探索极少,即使面对这样一个人生重要课题,他们更多的是采取人生思考和安顿生命意义来面对。而到了宋代及晚明时期的理学家那里,对传统儒学中的天人合一的超越境界开始有了一些重要的推展,在对宇宙本体和形上道体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对生死大事做了较多的思考。在由此而形成的生死观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自然现象(气之聚散),不可避免,不需逃避,重要的是以虔诚的道德生命来坦然面对,到了晚明时期更是肯定了作为人生终极关怀的生死课题的探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向前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明显的是老子和《内经》两大学说关于“气论”的思想。老子在哲学史上首开“气一元论”传统 ,而且他提出的气、精、神等范畴以及阴阳不离的平衡协调观念完全被《内经》所接受 ,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气与韵的哲学探讨,揭示了气韵与中国画笔墨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在中国画的鉴赏与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笔取气与以墨取韵的笔墨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作家李佩甫的乡土小说以“绵羊地”的审美意境营造而闻名 ,里边的百姓一族是作为其国民性批判和探索主题的主要对象而出现的。他们身上所积淀的这块土地上的一种“有气无骨”的精神气质 ,成了这块土地上的“绵羊”族。因而这也造成了他们自身生存的严重缺陷状态 ,并不断地强化着自身的苦难命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