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张居正》是一部政治小说,作者对现实变革的热情,就在一位“楚”式“乡贤”的政治改革悲剧中找到言说切入点,最大众化的叙事结构和最通俗的话语方式,包容着最精英化的深度思考,这就是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王蕾 《中华魂》2012,(18):37-39
陈三立(1852—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州(今修水县)人。清诗文专家钱仲联说:“义宁句法高天下”,在近人旧诗的成就上,陈三立被公认为大家。汪辟疆做《光宣年间诗坛点将录》,把陈比作是天魁星及时雨宋江,钱仲联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则认为汪作为江西彭泽人,出于乡人私曲而将陈推为天魁星,诗歌革命派的黄遵宪才是诗国领袖。  相似文献   
14.
张小明 《船山学刊》2010,(1):117-119
王阳明与禅关系较为密切,对佛禅思想进行取舍融合,使儒禅深刻地交织在一起。如此,让他对人的发展、人格境界的追求问题有独特性,其理想人格并非仅是伦理品格的,还应有佛禅思想的一面,从而表现出了明显的非道德倾向,一种超越道德人伦世界的人格。因而,其理想人格具有二重性,是道德人格与非道德人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明代文人画家徐渭被后世称为"旷世奇人",他身后论者多取信于他在《自为墓志铭》中的自述自许,认为他的"奇人"品格(放孤傲)是贯穿其一生始终的。文章对徐渭三个时期(1566年前求功名、做幕客时期,1567-1573年的牢狱病时期,1573以后至其病没的自我人格崛傲张扬时期)的不同遭遇和精神演变作考辩,试图揭示徐渭作为一个传统文人,如何从既定的功名轨道转向了"无之而不奇"的者人生。  相似文献   
16.
、狷代表的是两种对应的精神气质或文化人格的类型。但是,王船山在思想上推崇狷型人格,在生活中则是狷型气质。王船山的狷型思想与气质对晚清以来湖湘士人的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风·褰裳》中“童”之所指,主要有郑厉公“突”与“淫女戏谑其所私者”两种说法。实际上,春秋时期还没有后世那种君主集权的大一统思想,以上两说都囿于后世的尊君思想而未能得出正确结论。当时国人参政议政,大胆地批评当政者甚至国君之事颇为常见。根据春秋史事,“童”应当为郑昭公忽,此诗虽然看似民间情歌,但却不可简单地理解为男女私情之作。所谓的“淫诗”事实上往往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引用以影射政治,又或托男女之辞以言君臣之事。《褰裳》诗正是国人利用郑国当地通俗的歌谣形式来讽喻当政者,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论杜甫之狂、逸与礼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甫是人,然而与魏晋士阮籍相比,杜甫的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傲,阮籍的则多表现为“痴”,即对礼的亵渎.二者的形成均有其社会原因.杜甫亦具有闲逸情调.与陶渊明相比,陶选择闲适的田园生活是选择生命的永恒价值,而杜甫则为关心政治之余的闲适生活体验.另外,杜甫还信佛,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真正交付给佛教.  相似文献   
19.
提出醉书     
醉书为书坛上一个神奇现象。醉书之醉境为艺术之境 ,创造之境 ,醉是形式 ,书是内容。醉书三个标准 :一曰意境深邃 ,用浓淡笔墨创造虚无飘渺、流动奔放的书法艺术境界 ,表现出来自然、含蓄、和谐 ;二曰形势颠 ,豪放拙朴为基本风格 ,跳荡摇滚之节奏为章法特征 ,阔墨涂改为补充和点缀 ;三曰语言高雅 ,选择富有民族精神、高雅奋进的词语为书写内容。醉书是意、形、语的高度综合统一体 ,是书家倾泻心灵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异于中庸的“狷”取向。汤显祖的一生, 是具有狷气质的一生。他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期望超脱的心愿注于他的戏 剧诗歌创作,使之呈现出以“”为主的狷本色。从这种狷取向来看,就可 见他的尚奇气、重情趣、借梦幻写人生等创作特点的共同本质,也可见他关注 女性、同情女性、倾慕女性美的不同一般的美学倾向及其对《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