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2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77篇 |
劳动科学 | 105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173篇 |
人口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198篇 |
理论方法论 | 222篇 |
综合类 | 3064篇 |
社会学 | 359篇 |
统计学 | 2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524篇 |
2013年 | 551篇 |
2012年 | 530篇 |
2011年 | 665篇 |
2010年 | 533篇 |
2009年 | 690篇 |
2008年 | 559篇 |
2007年 | 454篇 |
2006年 | 483篇 |
2005年 | 451篇 |
2004年 | 401篇 |
2003年 | 379篇 |
2002年 | 287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刘集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69-74
本文主要探讨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陈序经的乡村建设观。在20世纪30年代乡村运动接近尾声之际,陈序经秉其西化立场对乡建运动展开激烈的、全面否定式的批判,并提出了以工业化为前提、以都市化为起点的正面主张。本文在论述陈序经乡村建设观及其引起的乡建论战的基础上,对陈序经乡建观的得失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2.
93.
曹书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Z2)
文章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就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审制度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4.
从防范和应对的角度研究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以2007-2012年间遭受反倾销诉讼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审计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越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越有效力;内部审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互动能够提高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95.
陈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1)
如果说1993年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以下简称《现史》)被认为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一部富有开拓意义的力作①,那么时隔16年之后由胡星亮独立完成的《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史论》)则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96.
97.
高校财务预决算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49-51
审计风险控制,是审计工作的生存基础,而高等院校的预决算审计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在结合高等学校预决算审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就高校预决算审计内容、特点及风险的表现形式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防范其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李文贵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3)
在严峻的商业环境下,内部审计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以实现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宗旨.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大型企业均在内审的机构设置、职能安排、技术和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作出变革.通过分析十三家大型跨国企业内审变革特点,认为我国企业应优化内审职能报告关系、扩展内审职能、注重信息技术等审计工具的使用,提升内审人员的能力,以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实践. 相似文献
99.
100.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1998-2010年的文献数据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从研究机构影响、论文影响和发表期刊影响等多个维度呈现了我国十三年来审计委员会研究的文献特征。研究表明,以审计委员会为主题的研究呈现出清晰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维度,以及从初期对国外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介绍和借鉴性的研究,到深入分析和检验我国引进审计委员会制度效果的研究。提出应该从主题、方法和国际影响等方面来进一步拓展我国的审计委员会研究,以期对我国审计委员会研究的延续与深化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