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黑格尔美学在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辨析心物交融与主客统一、拟容取心与表象概念统一、文外曲致与暗示三组文论范畴,考察王氏所受黑格尔影响,指出王元化以黑格尔式的思维方式,将《文心雕龙》中的部分文论术语,代之以黑格尔美学的范畴、概念、内涵,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2.
虽然黑格尔美学把审美可能性限制于"感性显现"范围,但是其著作本身却蕴涵着讨论非感性显现的"思辨之美"的可能性。王元化读黑格尔的著作更是鲜明彰显了"思辨之美"的独特魅力。"思辨之美"的形式要素至少包括:思辨体系的"纯净明澈"之美,思辨概念的"清晰"之美,思辨术语的"准确"之美,思辨过程的"逻辑力量"之美,思辨表述的"文若钩锁"之美,以及基于思辨能力的"艺术敏感"之美。在以图象艺术为主导方式的传媒时代,"思辨之美"的意蕴可能不亚于王国维当年提出的"古雅美"。 相似文献
13.
李秀卿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24,37
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前后共出了五个版本。梳理这些版本,可以使我们对他宏阔的学术视闽、深厚的学术底蕴(纵横捭阖的恢弘气度)以及独特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把握,并深刻认识一部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著是如何百炼成铜的。这对当今学界浮躁的学风无疑是一剂良好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快时代。快无处不在,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在公众生活中,电脑、手机信息有快讯快信,传输有快递快运,印文件、照片有加急特急,出行有高速特快高铁,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相似文献
15.
夏中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5-19,159
王元化在《龚自珍思想笔谈》(1977)的论述结构中,把横以孤看做理解龚自珍人格之枢机,横以孤大意是指在自己的时代处境孤立。在王元化看来,这正是龚自珍在士气衰颓的近代史前夜,通过其生平行事和讽刺诗文所坦呈的,对情本位生命价值观的人格亲证。龚自珍的横以孤源于他情本位的人格:一方面挑战名教大限,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名教体制,因而备感个性与体制夹缝中的生存焦虑。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对人格的终极坚守,最终摆脱了对体制的依傍。王元化1977年所以会被龚自珍击中心灵,是因为横以孤蕴结着近代思想史上的个性解放意识,而王元化与龚自珍有着共通的个性与境遇,即性相近、制相承、势相仿。王元化在思想解放前夜所达到的学思境界,比李泽厚借助康德建立主体性论纲(1979),比王若水们重温巴黎手稿而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1981)都要早若干年。王元化之可贵不仅在于开新时期风气之先,更在于他从龚自珍的情本位人格中发掘思想解放的资源,是用中国经验回应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结束的时代,钱钟书走了,李慎之走了,王元化也走了。五四余韵里最后一拨老人都渐渐走了。天地生几声叹息,人间也生几许期待,种子撒下了,未来应有收成。思想者、学人也常是农人:夏日书田常绿,必有秋天学海金黄。所以.这也是一个开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朱兴和:从1995年的《世纪初的苦魂》到1996年的《新潮学案》,再到2000年的《九谒先哲书》,1990年代以来,您一直在做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研究,并在这个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2000年之后,您却逐渐把目光聚焦到王元化身上。2004年春,您在《上海文学》上发表长达五万字的《王元化"思想—学术"襟怀解读》。据说王先生对您的分析十分认同,还因此把您找去谈话。请问,您怎么会突然转向王元化学案的?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代中国学术重建作为命题,若置于当下语境,会令智者侧重于东西方关系路径,去议论如何为当代学术建设注入中国意识(诸如用汉语即中国话来讲中国经验中国问题),而切忌大陆学界持续沦为西方思潮的跑马场。这诚然是切中时弊的警世语。晚近三十年来(自20世纪80年代始),伴随新时期对外开放,被挡在国门外甚久的西学曾像海水倒灌。这大概是继清末洋务运动以降第三次西学东渐大潮。这次大潮对于经历思想解放的大陆学界突破极左禁区、拓宽学识视野,无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