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4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179篇
管理学   3486篇
劳动科学   134篇
民族学   582篇
人才学   765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8772篇
理论方法论   1542篇
综合类   15810篇
社会学   2498篇
统计学   666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599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2109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2124篇
  2011年   2500篇
  2010年   2487篇
  2009年   2372篇
  2008年   3066篇
  2007年   2210篇
  2006年   1903篇
  2005年   1849篇
  2004年   1363篇
  2003年   1355篇
  2002年   1186篇
  2001年   1112篇
  2000年   878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这是关于叙事形式的社会学探讨  相似文献   
52.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 ,从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广大背景中 ,剖析了巴金与文化关系中存在的复杂而深刻的矛盾。本文认为 ,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巴金对近现代文化的追求和他对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体认之间的冲突。他试图解决中国现代的文化问题 ,但这一努力又受他自身文化禀承的制约 ,这就使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进程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4.
现代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将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5.
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本体论而发生了“生存论转向”。实际上,“生存论转向”仅仅是指海德格尔对希腊生存论哲学的恢复。而无论是从哲学观还是从整个现代性的世界观特征上看,马克思哲学都是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生存论,即“原始”的生存论。  相似文献   
56.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按照其与政治、宗教和道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专业性法、政治性法、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四大类型,其中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属于传统法的范畴,专业性法和政治性法属于现代法的范畴。世界各国法不可避免地发生汇合,现代法正在影响传统法。对于第三世界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来说,法的现代化是这些国家法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0年 4月版 ,以下简称《通俗史》)是由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领导的学术群体携手攻关、历时十余年而最终完成的 ,属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全书共分八编四十九章一百九十五节 ,约 1 40万字 ,资料翔实、理论新颖 ,是一部全方位、大纵深、开创性地勾画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创作概况 ,并初步建构通俗文学研究理论框架的恢宏巨著。它的主要价值在于 :一、《通俗史》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 ,是一项开创性的学术工程。正如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的 ,“是做着一件前人忽略了的工作” ,…  相似文献   
58.
为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其糟粕部分已经给经济带来了负面效应,美国和日本“文化制胜”的范例,对于我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9.
校园网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校园网和现代教育的关系 ,校园网络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平台和核心 ,围绕着校园网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 ,着重阐述了校园网络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引礼入法"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引礼入法” ,始于汉而终于隋唐 ,达六七百年之久。即把道德原则引入法律 ,把道德作为立法的精神 ,并直接成为法律规范本身 ,成为司法的标准。这对于我们实行法治与德治的综合与统一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