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58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470篇
管理学   14276篇
劳动科学   576篇
民族学   882篇
人才学   2315篇
人口学   502篇
丛书文集   13257篇
理论方法论   2579篇
综合类   30551篇
社会学   5908篇
统计学   3436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961篇
  2022年   1095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1238篇
  2019年   1371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1273篇
  2015年   2142篇
  2014年   5025篇
  2013年   4188篇
  2012年   4727篇
  2011年   5129篇
  2010年   4882篇
  2009年   5435篇
  2008年   6112篇
  2007年   4375篇
  2006年   3829篇
  2005年   3940篇
  2004年   3033篇
  2003年   3050篇
  2002年   2643篇
  2001年   2420篇
  2000年   1899篇
  1999年   869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拼布艺术从生活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简单的零碎布料拼缝发展至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无不体现着解构主义的艺术观念。本文从拼布的材料和工艺出发,研究现代拼布工艺材料的创新性应用,探讨现代拼布的工艺创新、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天际线"通常是指城市特定地点的高楼建筑群与天边相连而构成的整体景观。它为进入城市、身在城市、或在外关注城市的人带来视觉冲击,标示着人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的独特结合。从传播学角度审视这一城市现象,现代城市天际线的出现与摩天大楼的诞生相连,成为近代以来的贯穿实用主义精神象征性传播媒介,它汇聚了多种空间传播语言,延续着人类对于高度及其意义的向往和移情。城市天际线既是一种实物媒介,同时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得以呈现,获得丰富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3.
语言环境的构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环境是客观产生或是主动构建提供语言输入的环境,它包括与教学相关和非教学相关的语言环境两大类.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构建主要包括课堂语言环境、教材语言环境、虚拟语言环境和课外语言环境四个方面.在语言环境构建中,要注意其整体性、互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砥砺奋进的新时代,给高校图书馆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从而对其资源、信息质量需求、新技术平台、经费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与时代精神相契合,适应时代精神的发展,本文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及建议。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改进资源建设新型模式,大数据时代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建设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环境软实力即环境能力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所发挥出来的柔性滋养与再生功能。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能力衰竭、环境软实力丧失。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就是通过对环境的作为和不作为之双重方式,使其重获滋养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的再生功能。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应接受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边际效应原理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共互原则和惟生命原则。其具体的行动落实,就是既尊重自然、生命、事物的本性而不作为,又要在必要的作为中担负起对环境的维护责任。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正面临着由于经济国际化,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审计受托责任等方面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新的挑战,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审计环境,面对新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儒家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接续儒家学说道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而产生的东方文化意识流派。其代表人物在科学与民主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浪潮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出了独特而又深邃的诠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体用观”。这种“体用观”因其明显失衡而多遭非难,但亦因其丰富而瑰丽的人文思致而倍受学界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