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6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4783篇
劳动科学   366篇
民族学   485篇
人才学   747篇
人口学   317篇
丛书文集   495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103篇
综合类   10306篇
社会学   1642篇
统计学   797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692篇
  2013年   1357篇
  2012年   1513篇
  2011年   1799篇
  2010年   1631篇
  2009年   1884篇
  2008年   1731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1216篇
  2005年   1094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884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对中国现代化持续起影响制约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非理性地对待传统;急躁冒进;现代化缺乏全面系统性。通过分析史实得知:中国传统与现代化并不相悖,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石,“西化”的结果必然是“虚化”;急躁冒进使改革难以深入、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超越国情;现代化缺乏全面系统性使其在推进过程中出现重心轮回。  相似文献   
212.
《北大学报》(社科版)创刊50年了,我同它交往也是50年了。我对《学报》而言有三重身份:读者、作者和编者。我从《学报》诞生以来就是它的忠实读者,它是我获得各种新鲜的学术信息的重要源泉之一。我也是从它的诞生之日起成了它的作者的。《学报》1955年第1期上刊登了金岳霖、汪子嵩、张世英三位先生和我共同撰写的文章。此后,除10年“文革”而外,我关于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的独创性理解,是20世纪60年代在《学报》上首先发表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在《学报》上发表了若干坚持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其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80年代以来,我成了《学报》的编委,1987年成为副主编(当时负责实际编辑工作的是编辑部的同志们,主编、副主编实际是今天的编委会主任、副主任),1991年成为主编,后来改称编委会主任,直至今天。可见,50年来我同《学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仅如此,我还是在《学报》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长的。当然,我所做的一些努力对《学报》的进步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这50年是我同《学报》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和前进的50年。  相似文献   
213.
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关系是中国农村法制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国家法和民间法的权力场域、民间法的善恶以及与国家法的共生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民间法和国家法有相互借鉴的内在要求,民间良法对于国家法有弥补作用。必须吸收和借鉴民间法当中的积极因素,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来推进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14.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和平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三场伟大革命。三场革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开启了现代化潮流的历史闸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新和平革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15.
216.
我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大考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关于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怎么办 ,成为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笔者认为 ,面对入世的影响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我们必须直面和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21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集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运动肇基人于一身的复杂人物,与多变的时代一样,其文化思想也几经变迁,他处心积虑几十年探索中西文化问题、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给后人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理论思考。中国文化的前景必然是选择现代化,一方面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且毫无条件地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实现创造性的综合与再铸。  相似文献   
218.
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是十分明显不容动摇的,这也已为国内国外的许多正面的及反面的经验所证明。  相似文献   
219.
所谓的“填埋、建造”就是填海埋谷,不断建设,这种观点认为,庞大而耗费金钱的人工物绝对出色。把自然的地表铲平再用混凝土覆盖,这是“丰饶”的体现,是“进步性”、“现代化”的行为。回顾历史,关于“进步”和“富裕”,日本的姿态大概都是从1945-1965年当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呈现空前的高增长率,诞生了如今的产业、银行和官僚机构的原型。确定于20世纪60年代的思考路线和21世纪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就成了现在“文化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220.
近年来,盐池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