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0篇
  免费   1284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2693篇
劳动科学   126篇
民族学   8031篇
人才学   511篇
人口学   181篇
丛书文集   846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294篇
综合类   16878篇
社会学   1697篇
统计学   596篇
  2024年   387篇
  2023年   1529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906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198篇
  2014年   2457篇
  2013年   2093篇
  2012年   2466篇
  2011年   2590篇
  2010年   2308篇
  2009年   2495篇
  2008年   2793篇
  2007年   2200篇
  2006年   1985篇
  2005年   1946篇
  2004年   1747篇
  2003年   1765篇
  2002年   1423篇
  2001年   1496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府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载着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优化宏观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使命。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关涉到国家制度设计,也关涉到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努力做到坚持政府治理创新与秉承人民至上理念相统一,坚持政府科学决策与更好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相统一,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完善市场决定内生机制相统一,坚持政府法治建设与着力提升公务人员素质相统一,坚持政府考评优化与健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13.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刁生虎  王欢 《南都学坛》2022,42(1):46-51
《史记》民族书写体现出司马迁已初步产生了将天下各族视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体现在创设少数民族专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主张少数民族与华夏族祖出一脉的民族同源书写、倡导和平处理民族纠纷的民族关系书写等三个方面.司马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两汉大一统格局的完成与巩固、家国一体与和合大同的儒家观念以及著家本人的著史意愿与品格三者的交互作用下生成,影响深远,促成了古代中国多民族友好大家庭的建构以及当代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局面的稳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因此,要求学校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带,由于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没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完备的产业结构,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相比,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是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外在动力,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促进当地城镇化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回应中国文化的发展前途这一问题时,大体均持文化整体观的立场。然而这一文化论述模式有其内在的理论困难,王南湜先生基于其文化分层理论对此有很好的揭示。本文认为王先生的文化分层理论仍有进一步商榷与拓展的可能,王先生虽对新儒家“开出说”有严厉批评,不过二者所凭借的文化哲学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即在反省文化分层理论与“开出说”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