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5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管理学   3276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446篇
人才学   778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7897篇
理论方法论   1364篇
综合类   15816篇
社会学   2575篇
统计学   61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1977篇
  2013年   1696篇
  2012年   1934篇
  2011年   2437篇
  2010年   2470篇
  2009年   2416篇
  2008年   3005篇
  2007年   2162篇
  2006年   1861篇
  2005年   1929篇
  2004年   1486篇
  2003年   1339篇
  2002年   1167篇
  2001年   1103篇
  2000年   919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这是关于叙事形式的社会学探讨  相似文献   
42.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 ,从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广大背景中 ,剖析了巴金与文化关系中存在的复杂而深刻的矛盾。本文认为 ,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巴金对近现代文化的追求和他对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体认之间的冲突。他试图解决中国现代的文化问题 ,但这一努力又受他自身文化禀承的制约 ,这就使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进程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4.
现代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将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5.
美国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用他激情和现实的笔触展示了风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犹太文学的主题--犹太民族深受种族歧视和排犹主义的迫害及饱受苦难的犹太人的英勇抗争;犹太民族的质朴、善良、乐善好施,不容于世俗的"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性格".  相似文献   
46.
2004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有较突出的表现,发展迅速,形势喜人,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了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大家庭的文学宝库。其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强劲,中篇小说创作势头抢眼,长、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呈现平稳发展,诗歌创作保持旺盛势头,文学理论批评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47.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6,26(6):96-1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也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出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工业化国家迅速调整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重新强调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并致力于开发先进制造技术。中国在发展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也具备良好的制造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制造业应瞄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一是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二是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三是制造业的柔性化发展;四是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五是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要提高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生产体系、完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信息化帮助工业化、积极推广建设工业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一种完美的共生体系,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按照其与政治、宗教和道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专业性法、政治性法、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四大类型,其中宗教性法和道德性法属于传统法的范畴,专业性法和政治性法属于现代法的范畴。世界各国法不可避免地发生汇合,现代法正在影响传统法。对于第三世界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来说,法的现代化是这些国家法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9.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0年 4月版 ,以下简称《通俗史》)是由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领导的学术群体携手攻关、历时十余年而最终完成的 ,属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全书共分八编四十九章一百九十五节 ,约 1 40万字 ,资料翔实、理论新颖 ,是一部全方位、大纵深、开创性地勾画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创作概况 ,并初步建构通俗文学研究理论框架的恢宏巨著。它的主要价值在于 :一、《通俗史》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 ,是一项开创性的学术工程。正如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的 ,“是做着一件前人忽略了的工作” ,…  相似文献   
50.
为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其糟粕部分已经给经济带来了负面效应,美国和日本“文化制胜”的范例,对于我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