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729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146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2633篇
理论方法论   502篇
综合类   3253篇
社会学   522篇
统计学   3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我国革命战争时期金融组织的成立及货币发行为背景,回顾了人民币诞生的过程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票币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2.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将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在学校集体教学中分解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问题。本文对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弘扬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充分发挥其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103.
104.
<正>一、全媒体时代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全媒体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策略,一种战略性规划,它在使用所有媒体手段的同时不断实现内在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成了社会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它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传统主流媒体面临边缘化危险媒体是公众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渠道,全媒体时代多种媒体形式并存,信息传播更为便捷、信息沟  相似文献   
105.
检视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的研究,从内外结合的版本研究、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审美现代性范式以及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回顾近十多年研究成果,辨析和反思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十四行集》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6.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体现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上。基于CGSS2010年的数据分析个体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发现,越认同自己的环境保护义务、越多接触大众传媒、居住在城市、在闲暇时间读书充电的个体行动者,越倾向于绿色的生活方式;是否有过非农的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并不显著影响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促使人反思现代性问题,而反思性就孕育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07.
师爽 《天府新论》2012,(1):126-130
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中所蕴含的比较视野,带来了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的独特议题,在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产生了"引西方以批判中国传统","重建中国美术的民族身份","道路的选择与‘主义’的固着"等经验。这三个议题是中国美术所特有的,深深地带着后发国家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8.
发端于16、17世纪的现代西方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和前提上看,却存在一些迄今未易的教条。当代西方一些科学哲学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其中谢尔德雷克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在一系列著作中,他深入揭露了诸如"机械自然观"、"物质和能量的守恒"、"自然规律永恒不变"、"物质无意识"、"生物遗传的物质性"、"记忆是物质储存痕迹"、"心灵只存在于大脑"、"只有机械医学才有效"等广泛存在于当代西方科学共同体内的教条。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这些教条形成的根源在于:西方特定文化传统的孕育、现代科学自身的特质、"科学世界观"对宗教的竞争优势及其与世俗现代性的共谋等。  相似文献   
109.
段岁盟 《职业》2012,(5):88-89
无锡宏源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纺织行业背景的技工学校。学校依托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著名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和全力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现代化进程龙头企业于一身的无锡宏源集团,面向市场开门办学,以学校之"需"和企业之"求"结成发展共同体,构建起  相似文献   
110.
《21世纪》2012,(8):3-28
土地,是民之根本,也是国之根本。对于中国来说,确切来讲,土地是广大农民之根本。所谓根,即关乎生存的话题。近些年,围绕着农村土地问题。诸如强制拆迁、小产权房、基层集体土地寻租等现象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推进。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在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同时,带来了城市实体规模的迅速增大和城市空间范围的大幅度扩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与问题都或多或少与我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根本性体制缺陷问题有紧密关联。土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今年2月15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在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问题上,会议提出要推进农村集体土她确权登记发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这意味着农村土地改革正在释放一系列积极信号。这或许表明,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试水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