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729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2643篇
理论方法论   504篇
综合类   3266篇
社会学   522篇
统计学   3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承接着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现代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古典审美思想和美学诉求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而作为新的审美诉求的现代性质素始终没有得到健康持续的培育,这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较浓的载道性、外向功利性和正剧色彩三大古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2.
1980年代以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经济社会学日益复苏,并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社会学。其最基本的研究旨趣是,秉承早期阶段的社会学,从广泛的制度与文化角度来研究解释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43.
鲁迅的文学是适合现代中国人文化需要的文学,他打破传统的手法和思想,以现代人的思想写出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章从三方面来论述鲁迅文学的现代性激越而深沉的审美特征;最浓厚而又最具现代色调的悲剧意识;象征印象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4.
叔本华的悲剧价值观及其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叔本华把意志看作悲剧的本体。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是暂时性的,伦理拯救才具有永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45.
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迄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全面阐释。"形式消除材料"实即"形象消除生活"。它暗含内容与形式统一基础上的形式优先原则。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开辟及艺术形式的张扬。  相似文献   
46.
关于“现代性” 问题的讨论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内涵,而理应引起当代学界的重视。分析表明,这一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反思视野出现于当代人文学界,其复杂性集中表现于同启蒙现代性分庭抗礼的审美现代性中。因而通过对后者进行相对深入的辨析,我们有可能为审美理论的现代转型提供一个合适的思想语境。  相似文献   
47.
淮河史前文化大系提出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考古学界有一个新动向,就是在已有分区、专题、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淮系文化进行宏观的梳理,找出它们的主源以及各淮系文化的发展、分迁与重组的踪迹;着手理顺史前淮系文化及三代淮夷文明启承的脉络.这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8.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非现代性特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实。文学运动规律的混乱无序性以及文学独立品格的人为淡化,使其完全背离了它所刻意追求的西方现代文学模式。不同时期所宣扬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都明显流露出儒家入世哲学的浓重色彩。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现代汉语包装形式,它无法根绝自己独特的历史遗传性,同时也难以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话语系统。所以,中国现代作家那苍凉而悲壮的启蒙呐喊,集中体现着他们对于“现代性”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50.
周智涛在《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1期撰文指出,技术与服务谁更重要?也许,服务创新可给你一个答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从三个特征来理解服务业:服务和产品同时被消费;服务不可存储;服务是无形。如果IT业属于服务业,它有时就可存储,同时它有时也是有形的产品。大工业化的产品生产时代,全球范围内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已不可阻挡,服务不再是产品的“附属物”,未来圆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竞争力的强弱,服务将决胜一个产业、一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