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46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04篇 |
劳动科学 | 40篇 |
民族学 | 114篇 |
人才学 | 110篇 |
人口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3125篇 |
理论方法论 | 463篇 |
综合类 | 4892篇 |
社会学 | 514篇 |
统计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172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456篇 |
2012年 | 579篇 |
2011年 | 682篇 |
2010年 | 618篇 |
2009年 | 605篇 |
2008年 | 845篇 |
2007年 | 592篇 |
2006年 | 572篇 |
2005年 | 500篇 |
2004年 | 447篇 |
2003年 | 401篇 |
2002年 | 388篇 |
2001年 | 339篇 |
2000年 | 257篇 |
1999年 | 16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王军伟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56-59
hum an ism由两个含义构成,它们是“人性”(“人道”)和“主义”(或“思想”)。萨特和海德格尔就是围绕这个词的这两个含义而分别发表了他们对这个词不同看法的。这些看法的不同也进一步向人们表明:他们虽然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在哲学观上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萨特的哲学依然属于海德格尔竭其毕生精力要克服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82.
从管理的演进趋势看,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和灵魂管理。对企业文化的本质进行探索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管理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以自身活动源泉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管理给企业管理开辟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的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3.
陈舒劼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29-135
历史循环观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的小说中大规模出现,描摹出某种本质化的历史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这些历史循环叙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进行隔离处理,无法鲜明塑造当代社会变革中的主体性形象,同时还要面对当代公共文化意识中启蒙理性潜在而有力的质疑。面朝历史却又立足当代的历史循环叙述,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与语境下,考虑循环与发展的融合、否定与肯定的辩证,实现历史与当代的精彩互动。 相似文献
84.
肖金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5):140-145
当前学界流行着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它们积极地推动了以往的司法改革,对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更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相对保守的看法对照着目前主流观点,从司法体制改革的政治视野、制度逻辑、具体措施等若干方面,强调改革与现实的关联性,简解司法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政党执政规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互关系,以及独立司法区划、法官职业化、陪审制度、司法行政事务与司法业务分离等实践课题,关照司法体制改革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85.
李润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69-270
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视角。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辩证否定的分析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发展学说。人类社会走过或正在走的人的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历史根据。马克思指出,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造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从各种奴役下解放出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目标才在最终的意义上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86.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中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全部国际法问题的基础,文章立足于对国家主要本质的认识,力图说明主权的存在及运行状况,从而阐明主权是国际法的基石,是国际社会良好运转的前提和归宿。 相似文献
87.
艾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2):48-53
中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因其不同的背景有诸多差异.因为政治运动的有无,使二者一个是非文学本位的批评,一个是文学本位的批评;又因为文学传统各异,使二者一个成为立场坚定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个却搀杂着"女子气的批评";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对男权否定是否坚决彻底;地位沿革和现实处境的对比,则昭示着二者面对各自复杂而具体的妇女问题,当然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8.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1):82-90
从功能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是诸多著作理解语言性质的哲学基础。功能论固然看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却丝毫未触及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机制。仅从功能的角度认识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到语言结构内部 ,对语言的特征、机制及结构体系进行多角度观察 ,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89.
瞿秋白早期文学批评与俄罗斯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瞿秋白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念源自于俄罗斯文学的滋养 ,瞿秋白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精神与“文学为人生”的理念相结合 ,不断完善自己的现实主义美学观 ,为五四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对瞿秋白早期文学批评观念的研究 ,是了解瞿秋白整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演进轨迹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90.
有机马克思主义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一是断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已经过时;二是指责马克思不加批判地接受了欧洲现代主义的错误假设;三是宣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机械论世界观。另一方面,有机马克思主义又乔装假扮马克思主义,这是通过有机马克思主义者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来实现的:首先,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重塑”;其次,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再次,有机马克思主义是过程思想或过程哲学的一种形式。有机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明确否定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乔装假扮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谋求用假扮的马克思主义替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者寄希望于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地实现用有机马克思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但他们的愿望是注定会落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