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6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61.
《琵琶行》具有多重文化意蕴,必须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它的情感负载的内容基本是固定的,主要用于抒发幽怨哀伤的情感。琵琶生成期所形成的这种原始基因,在《琵琶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传统的意念,它在《琵琶行》中转化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文学史上的悲秋原型,也融入了《琵琶行》中,作者从色彩、声响、物象等方面渲染了秋夜的清冷,营造出凄凉的氛圈。但是,融入《琵琶行》的各种原型并不是平列的,而是有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162.
元代北曲中的回回元素突出反映在《回回曲》以及北曲的伴奏乐器琵琶中。一方面,文章在《回回曲》的分析、考证中,不仅贯通了元杂剧中《回回曲》与昆曲中《回回曲》的关联,而且贯通了元杂剧中《回回曲》与《南村辍耕录》中《回回曲》的关联,认为汉文文献所载的元代《回回曲》,特指元时西夏旧地的回回歌舞曲,《回回曲》也由此成为西北风味之一种。另一方面,对于北曲的伴奏乐器琵琶,并非强调其西亚出身,而是关注其演奏中的回回"新声",明人以回回饮食之特色"蒜酪味"形容北曲的风格,关键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3.
韩旭  张保旗 《北京纪事》2011,(10):56-59
京胡泰斗徐兰沅曾用这样一段话评价操琴者:在众多能够真正称得上够份儿的琴师中,又根据其操琴特征可分为龙、虎、狗三品。所谓龙相者,即操琴大气威严、拖腔保调正宗醇正。第一次看艾兵老师操琴,已感觉他龙相外露。但见他腰杆笔直,端坐在舞台旁的椅子上,  相似文献   
164.
王瀛 《当代老年》2013,(1):23-23
年近八旬的著名萨克斯演奏家范圣琦身体倍儿棒,至今还行走如风,忙碌着国内外重大演出。老先生精神饱满,腰板挺直,声如洪钟,那精气神绝对像20多岁的棒小伙,这得益于他酷爱体育,坚持锻炼。他说,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总不能等该登台了,说:“不行,我这脑袋晕,腿麻,哪儿都不行,你们先演着,我一边先犯晕去……”。  相似文献   
165.
孙公在时,尝一日锁院,宣召者至其家,则已出。数十辈踪迹之,得于李端愿太尉家。时李新纳妾,能琵琶。孙饮不肯去,而迫于宣命,不敢留。遂入院,草三制罢,复作长短句,寄恨恨之意。迟明,遣示李。——《夷坚志·夷坚甲志》卷第四《孙巨源官职》。古代官员也有公休假。但轮到值班或有任务在身的秘书休沐日却不能休息,仍得去所属机关办公。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某个公休日里,身为皇亲国戚的退休高官李端愿在家宴请馆阁翰苑官员,翰林学士孙洙(字巨源)与  相似文献   
166.
修宏宇 《可乐》2011,(7):20-21
据说,音乐小精灵们喜欢拜访盛产美妙音乐的地方,例如演奏家的指尖、演唱家的歌喉及指挥家的指挥棒,那里都住满了音乐小精灵。甚至檐角树梢上、翠堤水岸旁、荷塘月色里,也都飞舞着音乐小精灵。朱自清先生曾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相似文献   
167.
琵琶谈情     
张卫东 《北京纪事》2011,(11):59-60
人物简介 章红艳,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全国青联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章红艳是海内琵琶界的精英人物,乐界人所共识,但我却是由乔艺女娣引荐才识得庐山。那天的良社音乐沙龙还是没有超越15个人的雅集,啤酒饮料以及各类的小吃摆满了两桌子。  相似文献   
168.
《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创作方面的典范意义,在理论方面也引发了很多思考。经过考察可以发现,古代曲论中不少重要命题,诸如寓言、怨谱、本色等皆最先与《琵琶记》有关。由此出发,更可全面衡量《琵琶记》及其批评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9.
<剑舞>系作曲家庄曜先生(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于2004年7月创作完成的琵琶独奏曲,2006年初由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童莹首次试奏,录制音响,同年5月17日由笔者将其作为毕业演出曲目于音乐学院演奏厅首度小范围公开演奏.作为演奏者,亦即音乐的二度创作者,在累积了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之基础上,当面对一部没有众多前人示范摹本可参考的新作品,继而解读与创作它时,其实,拥有更大、更自主的空间,或可更好、更充分、更新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对自身是难得的学习、修炼、成长之机会与过程.对乐曲(乐谱)解读得越丰富,二度创作呈现出的音响形态、气韵风情,才有可能越丰富.  相似文献   
170.
琵琶演奏的右手技艺,是演奏中的精华技艺,对乐曲音色的衬托和彰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琵琶右手演奏中的集中常见技艺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琵琶右手演奏的技巧和关键点,最后提出了琵琶右手演奏技艺规范性练习的一些策略,以期为琵琶练习者掌握良好的右手演奏技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