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2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409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246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3741篇
理论方法论   556篇
综合类   8484篇
社会学   1393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923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947篇
  2011年   1160篇
  2010年   1105篇
  2009年   1020篇
  2008年   1351篇
  2007年   977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71.
《拉魂腔》出自于安徽著名作曲家晨见先生之手,这首作品依托于安徽皖北地区泗州戏剧种创作的。笔者选取这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作品的技法运用、艺术价值与美学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以探究作品中的民间音乐素材的布局与运用。  相似文献   
972.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村家庭与个人既有的网络关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生命意义的断裂。断裂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动或主动地采取回应与行动——重构。应在社会、家庭、个人同构的思路下,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设计和个人能动性激发两个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家庭与个人的时空生活。  相似文献   
973.
悲壮的竹子     
今年天气干旱,屋后山坡上竹林里的竹子大面积开花,开花后的竹子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地死去.我感到奇怪,上网一查才知道,竹子开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天气干旱或是土壤里的营养元素缺乏,导致竹子面临全族覆灭时,竹子就会以开花、形成种子的方式来延续新的生命.其实,竹子开花是竹子枯死前以开花这种悲壮的方式来保留后代,这是一种本能的智慧.  相似文献   
974.
张欢 《职业》2015,(10):208
被动式绿色建筑不同于主动式建筑,前者注重节能环保,而后者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其需要通过机械设备或者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才能使建筑环境达到人们的需求,因此能源浪费非常严重,因此被动式绿色建筑的设计会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特征的进行了介绍,进而对其美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销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在诗、词、戏曲和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它既代表一种情感范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宋词中的“销魂”,可以从文学源流、审美意象群以及美学意境三个方面展开多种维度的阐释和理解.销魂主题,是中国诗化思维和身体诗学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976.
周来祥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一生从事美学研究近60年。周来祥先生已离美学而去,但却留下宝贵的美学遗产,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即:底蕴深厚的辩证思维方法、切入精髓的古典美学研究和从古代和谐突围的历史启示。中国当代美学目前正处在低落徘徊的状态,为了走出“后古典主义”的困境,我们应当继承和光大老一辈美学家的理论遗产,以双向对峙、内外互动的方式大规模地开发中国现代人的审美世界,进而在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上重造中国美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977.
目前古琴主要是“诗言志”的,操缦者用以抒自己的情言自己的志.这种形态,大约自宋明以来已然.如今论古琴文化者,大抵也都就此立论.然而,古琴在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就是如此吗?或只是如此吗?在雅乐体系中,琴就很少孤立独奏,多用于礼仪场合,且多与其他乐器配合.可见它和诗类似,既要讲“诗言志”,还要讲“诗可以观、可以群”,群与己不可偏废.现在谈古琴者,皆患偏枯.  相似文献   
978.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容具体可归纳为文质彬彬的和美、大象无形的质美、虚静空灵的意美、形具神生的情美以及五觉维度的全美等。这些珍贵思想给现代家具审美带来重要启示,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79.
歌词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双重美感,动漫歌词还与动漫情节密切相关,丰富故事中蕴含的感情。日本动漫动词分为治愈系、热血系、欢乐系、新世纪音乐四大类。歌词的译文通常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运用翻译美学理论分析日本动漫歌词的汉译,探讨动漫歌词的语音、词汇、句法层次的形式美和歌词整体感情风格、文化层次的非形式美。  相似文献   
980.
章太炎的核心政治思想前后关联,并且随着不同阶段所面对的不同社会状况与时局难题而逐渐深化。考察章太炎进入民国时期的思想,可以发现章太炎政治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批判史观与他早期的革命思想一脉相承,并衔接了他的国故研究。首先,辛亥革命之后章太炎所响应的政治思想,关键在于国家作为组织的问题,并且针对治理人民的国家机关过高之权力进行批判;其次,章太炎对于国家机构的批判,延续了革命成功前分析国家概念的政治思想,主要探讨的问题便是组织、生命与法之间的张力;第三,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援用老庄与华严宗唯识论的思想以及小学训诂的传统所提出的缘起本体论,透露了他的批判史观,足以检验国家作为体制以及国家作为概念所揭露的生命与法的根本悖论;第四,本文以"史"的政治性批判作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