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349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120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1624篇
理论方法论   349篇
综合类   4356篇
社会学   1145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851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31.
教育,是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站在教改最前沿的中职语文教师,作者以中职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典型篇目为例,列举了几种生命教育理念下中职语文课堂导入方式的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崇高追求,彰显出语文学科的生命意识,把语文课上成"立人之课"。  相似文献   
132.
李杭育是新时期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葛川江系列小说"对民族文化中的下述正面因子进行了呈现并给予了赞许、认同的价值立场:搏击凶险、抗争自然、捍卫生命并由此喷薄强力、意志力的生存品格,执拗、倔强、坚韧的生命特质,血气、野性、自由自在、率真的生命形式,重情义、守孝道、讲仁爱、善良的伦理操守。  相似文献   
133.
昨日阳光温和而清明,我意外收到了宝贵敏的书,真是美好的秋日礼物。对《额吉河——17位蒙古族妇女的口述历史》,在她的博客里,我早已留下过期待,但它无声而深情地到来,还是让我异常惊喜,觉得许多事总是那么及时和妥贴。草原人,我并没有直接的接触,我的了解来自于影视和音乐,来自于对草原的信赖,对青草的清香和宽阔缓和的河流的信赖,对美好事物间生息的人们的信赖。天地之间,他们的视线更开阔,俯仰天地,感恩万物,他们更坦诚、宽容、坚忍、智慧、良善。与宝贵敏等蒙古族朋友在博客里的来往,我想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些美好。  相似文献   
134.
走上创意这条“不归路” 绘画是Dalson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喜欢多创作及尝试不同的事物.让生活再多一点疯狂.也让他的生命多了一些不同色彩。对他来说.创作即是发泄情绪及生命延续的所有动力,面对生活方式、工作、思考模式……他都尽量运用创意,创作对他来说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5.
以洪谦先生逻辑经验论立场和言论对当今活跃在美学界的后实践派(超越说、生命说、体验说)进行检讨,可以见出这些流派并没有很好回应洪谦先生的发难,只是旧玄学的某种变种。然而,中国美学要前行则必须正面回应洪谦先生的问题。惟其如此,才可能形成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6.
137.
关于“仁”的早期文学书写,生命内涵是其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从珍爱生命到仁生万物、从仁者寿到道德养生、早期孝道书写三个方面.具体到每个方面,其书写的推进和成熟都有赖于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统筹是推进书写的基本路径,而“天”所具有的“生育”“生命力”“好生”(爱生)三大属性,保证了早期“仁”书写的深层贯通,同时也标榜着早期儒家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生命在当下的时代,已经越来越变成固步自封、束缚创造的惯性模式和价值预设。这尤其在德勒兹式的生命主义那里达到极致。对德勒兹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既要基于技术与生命彼此纠葛的悖谬现实,又要回归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从"内在生命"到"欲望-机器",观念论和生命论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内在联结却日渐解体,生命亦最终脱离了哲学的掌控,陷入"一切生命皆技术-生命"的困境。梅亚苏的思辨实在论和埃斯波西托的免疫逻辑或许启示出另一种生命论的路向,重新探索对生命说"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