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62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管理学   2536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1070篇
人才学   347篇
人口学   192篇
丛书文集   7282篇
理论方法论   1492篇
综合类   13844篇
社会学   1934篇
统计学   440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199篇
  2022年   1122篇
  2021年   1443篇
  2020年   1386篇
  2019年   1358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1050篇
  2014年   2128篇
  2013年   1815篇
  2012年   1713篇
  2011年   1806篇
  2010年   1783篇
  2009年   1726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336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1041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共同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模式,能为个体提供健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价值自觉对培育关心他人和社会、拥有良好社会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的社会公民,具有道德规范和品质培育的伦理意义。在国外,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逐步成为全世界的价值诉求;在国内,传统单位共同体的瓦解和共同体价值自觉的缺失正引发出各种社会问题,形成了社会原子化风险。通过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居民参与度等措施来构建新型社区共同体,进而形成新的社会联结以凝聚人心和提高生活品质,正成为新时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92.
993.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是促进阴山文化认同、实现阴山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阴山地域各部门应该积极建设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展开多领域数字化合作和宣传,将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实现生产性保护等,有效促进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实现阴山文化认同,全方位构建阴山文化生态圈,促进阴山地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创业生态对吸引、孵化、促进当地农村创新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都江堰市为例,从返乡创业者、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孵化平台和创业环境5个方面研究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为研究成都都江堰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和发展状况,调研组对全市14个农业乡镇1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对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及20名待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政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997.
黄石市是湖北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五大宗教齐全,其中佛教寺院占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近80%。为解决黄石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中、思想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和困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回答宗教活动场所"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思考何种路径推进黄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科学、有序和规范再提升,2019年11月,黄石市佛教协会班子成员组成参访团,赴江苏省重点佛教寺院学习借鉴规范化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98.
999.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顺应新时代需要而被提出的发展理念,对其加以理论阐释亟需进一步揭示蕴含其中的复合选择观——即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不是"单一选择"经济发展或者生态保护,而是"复合选择"基于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两山论"实践、供给侧改革、长江经济带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复合选择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恪守、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凝炼、对环境正义理念的遵循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融贯。基于此,建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复合选择观的引领下,通过生态法律体系的更新、政策的因地制宜、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配套措施的细化完善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创新,从而为探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进路再谱新华章。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