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13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31.
利用湖北潜江的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失能老人、资源与生计压力等因素对照护者社会支持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频率大小依次为:资金帮助、上门服务、喘息服务、日托服务与养老院服务;在对社会支持需求的影响作用力方面,照护者的人力资源、生计压力、失能等级以及经济资源是影响照护者对社会支持需求的关键因素,而社区资源以及直系亲属资源对照护者的帮助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32.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都安布努瑶族长期生息在高度石漠化的喀斯特山区,该地区土体浅薄、土壤保水性不足,对植物种类成分选择性强。面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布努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于当地生存环境的传统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本民族得以发展延续,并凭借这样的生态智慧和技术技能有效地控制了石漠化灾变,化解了生存环境中的结构性缺陷,使得看似极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也能成为可以利用和改造的家园。这一事实足以表明,布努瑶族能够将世人视为“土地癌症”的灾变实施有效地救治。  相似文献   
233.
234.
生计框架倡导一种“自下而上”的底层动员和地方主导的发展。其基本假设是“穷人并非一无所有”。它以农户为基本分析单位,从农户的优势而非需求入手,分析其生计资本、内在潜力以及采取的生计策略。该框架侧重于从减贫的维度切入农村问题,倡导一种基于穷人现实和“以人为中心”的农村发展。它认为农业只是穷人获取生计资源的一种生计策略,强调关注个体和农户所从事的职业、维持生计的多种方式和复杂生计活动的组合。它将农民视为具有能动性的、能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构建生计策略且有能力改变社会结构的行动者。它关注土地与贫困的动态变化过程、社会结构对土地资源获取的影响以及土地资源的分配、组合与利用的微观实践和背后的权力与政治关系。生计框架的工具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复杂的政治和权力关系,因此受到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学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235.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东风村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村落社会空间迅速变迁与重构并极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活空间的变革,形成前店后厂式的新型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出现与发展;生产空间的扩大,专业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完善;“网络+实体”的产销模式造就多元的产业空间。究其原因,生计模式的转型是促成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新的生计模式呈现出自发性、多元性与科技性的特点。社会空间的变迁与生计模式的转型不是单一的互为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关联。一方面,生计模式的转型促进了村落空间的变迁,另一方面,社会空间的变迁也为了适应生计模式的转型而不断做出调整。从现阶段的发展结果来看,村落社会空间为淘宝村实现生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能,同时生计模式的转型促使村落社会空间走向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236.
和时政新闻比,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更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在形式上更注重主持人的口语化、平民化,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体验等报道方式的灵活运用,深受普通市民的欢迎.但在这一片叫好声中,民生新闻不可避免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7.
“禁牧”政策与蒙古族农牧民生计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牧政策的实施对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产生积极效果,同时,对蒙古族农牧民的生计也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禁牧后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阻碍等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农牧民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较为详细的研讨;进而以禁牧政策与农牧民生计"双赢"的思路,提出个人一些对策和建议,最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能使广大农牧民的生计方式充分保障为归宿点。  相似文献   
238.
刘婧  郭圣乾 《统计与决策》2012,(17):103-105
文章选取五省十县(市)的农户进行调查,获取了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资本和收入的多个方面的数据,并选取了衡量可持续生计资本的18个指标,运用信息熵法和回归分析,最后得出金融资本对收入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其次,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收入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但自然资本对收入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239.
三岩区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县的东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半农半牧地区。当地村民家庭经济的来源主要依赖于“三大产业”:农业、畜牧业以及采集业。受全球化的冲击,三岩亦被卷入到“世界体系”之中,其畜牧业,尤其是虫草采集等收入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0.
本文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留意愿远大于落户意愿。二者影响因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的状况,差异体现在农民工自身长久利益的驱动等方面。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条件优越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有更强的居留和落户意愿。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和社会资本的累积会增强农民工的落户意愿。作为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家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生计保障功能可以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但不利于其在城市落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保障农民工的自然资本以促使其安心落户城市,提升农民工的物质资本以实现其安居乐业,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以增强其城市生存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实现其在流入地的心理社会融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