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13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本文通过对新疆一个牧业连队的实地调查,发现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很多定居牧民因生计转型不成功而陷入贫困,牧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使牧民的本土知识和护生价值观逐渐丧失。自然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贫困和传统生态文化的缺失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52.
生计资本是职工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国有林区停伐后职工家庭的主要生计策略选择之一,探讨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英国国际发展部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结合内蒙古国有林区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意愿具有正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0.086),高于社会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037);金融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具有负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1.250),低于人力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131);物质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但其不显著,可见生计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因此,政府应从职工家庭的不同诉求出发,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职工群众就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停伐后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53.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来自陕西长武县巨家镇339个农户调查样本,首先通过建构农户生计资本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信息熵法测算了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及五种生计资本综合评价得分,发现集中连片区特困区农户生计现状整体较差,生计脆弱性高。其次通过构建考虑农户生计资本内生性特征的结构方程组模型,并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发现,信息化对农户生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家庭信息化能够显著推动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改善;农村社区信息化对自然资本、物质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则有显著的负向贡献。最后,提出通过同步推进家庭和村级社区两个层次的信息化,特别是提升农户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应用能力,可以成为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区实施信息化精准扶贫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54.
瓦乡文化是本真状态下的沅水流域文化,是湘西较为原始的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瓦乡人富有特色的生计习俗、建房习俗、婚嫁习俗等原生态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建设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瓦乡人的文化自信,是保护瓦乡文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建立科学的原生态文化保护体系;其次,应深入挖掘瓦乡文化内涵,提升瓦乡人的文化品位,大力推进瓦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提高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效益。再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主体受益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最后,还需创新瓦乡文化的保护模式,通过营造瓦乡文化空间,创发瓦乡文化产业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5.
以率先在全国探索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创新实践模式的成都市为实证,基于4个乡镇12个村311户乡村家庭的调查,运用典型相关模型从农户家庭生计禀赋差异的视角探索农户参与补偿政策成效,为定位参与补偿政策相对有效的农户类型及重点对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兼业经营户参与农田保护补偿政策成效评价表现最好(0.153 7),非农经营户评价值最低(0.120 4),而禀赋异质的农户家庭对于政策实施成效的感知状况不同。政策满意度是决定农田保护补偿政策实施成效的首要指标,农户的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于感知政策满意度最为敏感;农业生产积极性是反映政策实施效果的另一指标,和农户的家庭物质资本禀赋有较大的关联。其中,家庭自然资本及物质资本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户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兼业经营户感知政策效应的指标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家庭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及物质资本;家庭金融资本与非农经营户的政策实施满意度相关,相关部门可根据农户家庭的生计禀赋状况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56.
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关键期,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方略。以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获取问卷数据,以非移民户为参照对象,分析搬迁移民行为对移民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结果表明:搬迁移民前后农户生计资本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且搬迁移民行为是移民减贫的主要原因,净增效应为0.239,其中物质资本的净增效应最大,为0.148;其次是社会资本,说明搬迁移民行为能有效地增加移民户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显著提高移民户生计资本,达到农户减贫目的。  相似文献   
257.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提出以来,我国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被进一步提上日程。进行精准脱贫更根本的是要确保脱贫的持续性。四川藏区是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一体的特殊贫困地区,区域脱贫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目前,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依旧面临着脱贫主体能力不足、脱贫供体功能受限、脱贫载体脆弱、脱贫矛盾凸显等难题,因此,在精准扶贫思想下,探讨脱贫主体——供体——载体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新时期内确保脱贫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8.
生态补偿扶贫背景下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提出,生态补偿被赋予了扶贫解困的新使命。量化研究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有利于揭示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扶贫效果。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测度指标测算了贵州省3个贫困县432个农户样本的生计资本,通过似不相关估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与生态补偿政策农户的总体生计资本水平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其中参与政策农户的自然资本高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不同类型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明显,现金型直接补偿侧重于增加农户用于发展的物质条件、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的脆弱性背景,而公益岗位型间接补偿则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两者在促进农户的生计资本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在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充分发挥不同补偿项目的协同作用,让农户真正从生态保护中获益。  相似文献   
259.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九江和湖北襄阳被征地农户访谈数据,对被征地农户补偿款使用决策行为进行定量研究,深入剖析被征地农户的补偿款使用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征地补偿款用途显著受到家庭生计资本以及补偿款数额的影响;被征地农户对补偿款既不会任意挥霍也不会全部留作养老,而是根据生计资本状况、补偿款数额和资金需求做出理性安排;“土地换货币”的效果依赖于补偿款的用途和数额的相互配合。在坚持“土地换货币”的前提下,建议促进征地后土地的自愿流转、引入“整村推进”的征地模式、提高货币补偿比例、引导被征地农户将补偿款用于生产性用途。  相似文献   
260.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农村社区生计方式的转型,使其由传统的"农、桑、茶"并用的传统农耕生计格局转向旅游、打工、务农并行的多元复合型生计方式。生计方式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组织的引导、农户对于改善生活水平的理性追求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生计方式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它更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区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