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221.
为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基于山东省496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一户一田"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典型事实分析表明,是否实施"一户一田"的两类农户总成本和人工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基准回归分析表明,"一户一田"与玉米生产成本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实施"一户一田"能够显著降低玉米生产成本.进一步使用村组干部支持率作为工具变量,经过筛选样本并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和地区控制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实施"一户一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机械成本,对农资成本和土地成本并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未加入农业合作社和未进行农地投资的农户,实施"一户一田"后的生产成本降幅更大.农村土地三轮延包在即,政府可更加关注"一户一田"的节本成效,思考村组实施"一户一田"的意义,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22.
清代学者程瑶田的《果裸转语记》从“果裸”一词出发,将与该词相关的332个同源词联贯起来,阐发了“声随形命,字依声立”的音转道理与事物命名规律。在王寅《〈果臝转语记〉现代汉语译本及其学术价值的当代解读》的基础上,对《果裸转语记》同源词进行体认语言学解读,得出程瑶田对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即突破语体的雅俗对立,体现雅俗共现的现实根源性;突破语词范畴的静态归类,体现语词流转的动态体认性;突破理据性研究的现有路径,体现语词生成的文象融合性。以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同源词体认机制的探究,构建了《果裸转语记》同源词的体认逻辑,该体认逻辑验证了体认语言学中“现实”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彰显了“语言”因素本身在语词生成与语言体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3.
在费孝通提出的乡土中国概念里,人们读出了“土”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费孝通所说的“土”是进入农业生产的土,是包含了水肥、有着丰产能力的土。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适宜的植物各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农民祖祖辈辈在土地上劳动,靠土吃饭,为了从土壤中获得生存,民间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性为核心的传统土壤认知体系。在农田的营造过程中,治水是一项核心内容。那么围绕这项劳动不同地方的人们获得了各异的“共同领会”,继而在定居的家园中认同了“自我”,区分了“他者”,但不同文化类型中的人地连接仍是紧密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土分离日益成为一种乡村事实,这样的时代背景,不断促使时人去重读乡土中国,并深思其中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24.
田齐桓公是田齐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年代事迹因史料残缺混乱而模糊不清。古本《竹书纪年》、《史记》记载的许多与田齐桓公相关的年代事迹,学者持有众多的疑问与分歧。搜集相关记载而探寻历史真相,可以重构田齐桓公时期的史实。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者,嫡长子田午为了争夺田齐国君之位,杀死了父亲田侯剡与太子喜;田齐桓公“杀其君母”者,田午后来又杀死了父亲田侯剡的正妻;这是一场争夺权位的内乱。田齐桓公篡位后,诸侯讨伐田齐,田齐桓公朝周天子得以脱困。田齐桓公大兴文教,设置稷下学宫,影响深远。田齐桓公的史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田齐的历史以及田齐与魏赵之间的攻伐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齐威王时期齐国对赵国、魏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22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