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93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648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从“法自然”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的自然特征;远古的社会是理想的,有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对儒家用有为政治治国的主张展开批判,提出人应该返回到无为的原始状态。本文试对道家的这一思想作简要析评。  相似文献   
42.
胡志明 《船山学刊》2024,(2):105-116
无意是儒家传统的修身工夫,嬗变至中晚明愈发精微邃密。邹元标在王阳明的基础上提揭无意为圣人之学、《大学》之要。无意不仅是诚意工夫的圆熟状态,蕴含着“诚”的本质内容,而且是良知无执不滞的自然流行,表现为“无工夫中之真工夫”的作用形式。邹元标通过将无意与慎独互释,凸显慎独作为本体工夫动静一贯、体用一源的意涵。他还提出知止为《大学》之功,以性正心,以至善性体扶正茫荡之心;以无化有,强调“止而无止”才是真知止。要而言之,邹元标的无意工夫以自然明觉、真诚恻怛为根基,以生生一体的至善境界为旨趣。相较于刘宗周标举未发之中,邹元标更为偏重已发之和,他在由心转性的思想背景下倡扬修悟双融、坚守心性合一,旨在彰明阳明之真义,救正良知学。  相似文献   
43.
给出了完全分配格上p.q.度量的纯距离函数式刻划与远域映射族式刻划,从而使其更直观且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国务院在2003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并具有成套教学光盘".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45.
当前中国社会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导致了纠纷的多样性,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司法救济和非司法救济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权当然具备其独特的功能,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局限性与不足,所以从司法功能的局限为视角探讨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多元性纠纷解决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环境和资源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多媒体远教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出了一个声情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在整合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马智 《船山学刊》2009,(4):100-103
吕柟理学在其实质上就是以“理气非二”为根本、以“躬行实践”为进路、以“心事合一”为目标的躬行实学,就是主张道德践履与事业实务的贯通为一,强调内在的德性之实有见之于外在的事业之实务的“明体适用”之学。  相似文献   
49.
从禅宗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对于王孟诗派的影响着手讨论王孟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以禅入诗,诗中有禅,以禅喻诗,禅思与隐逸思想的契合,使王孟诗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人格、隐逸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而成为有唐一代审美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50.
声明     
《秘书之友》2013,(1):2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