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个中国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 ,地位最高 ,建构最为壮观 ,艺术价值也最高。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文化基础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游牧遗风、“仁学”思想、皇权观念、宗教信仰、行乐意识、隐逸情结诸文化因素论述它们对中国皇家园林艺术体系构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郭善兵 《东方论坛》2006,(5):99-104,124
在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七庙”、“四时祭”、“礻帝”、“礻合”礼制问题上,宋儒或遵循汉代郑玄、三国魏王肃、唐赵匡有关学说;或在遵循上述儒者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完善;或依据自己对经典文义的理解,别出心裁,另创新见,将中国古代经典诠释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3.
内庙是设于宫禁之内的皇家祖庙,清朝的内庙,是由京城的奉先殿、寿皇殿、安佑宫和热河避暑山庄的永佑寺等多所供奉祖先的神殿组成,内庙在祭祀时行"家人之礼",实为皇族家庙,有常祭、荐新和告祭等祭祀方式,与作为国家宗庙的太庙有明显的礼仪差别.  相似文献   
84.
马国君  李心雨 《回族研究》2022,(Z1):120-126
民族图志是以民族文化为对象,通过图文互证方式,凸显民族文化标志性特征的特殊文献。有清一代,我国民族图志类型多样,所载内容丰富,大致有以皇帝“御制”名义编绘的皇家民族图志、各行政机构编纂的地方志中的民族图志,以及私家纂修的民族图志等。从目前学术界整理研究出版刊发的学术成果看,或注重对某一类原有民族图志整理影印出版,或注重对某一类原有民族图志整理对勘研究,鲜有对民族图志进行科学分类,也缺乏达成一套为学术界都认可的民族图志整理研究规范,故存在民族图志内涵模糊、具体民族图志概念泛化、历史民族与今天民族混用等问题,加之,国外汉学家的民族本位偏见,导致部分国内学人亦“言必称希腊”。如何揭示我国不同民族图志内容差异,探讨各民族文化发展,就很有必要对已有相关整理研究的民族图志成果做深入考察,探讨其分类体系和研究范式,以形成公认的学术成果,便于学术界同人征引。  相似文献   
85.
试论荀子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乐文化是东亚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起源于中国,传播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并与其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礼乐文化传承.以荀子的《礼论》和《乐论》为例,解析了其礼乐论的内容、功能及其当代意义.荀子主张以礼治国,以乐化民,认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乐文化在东亚地区传承至今,其核心价值依然在发挥着影响.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甘棠>评论与周代祭祀制度有关,也体现了孔子的祭祀现.其"及其人,敬爱其树"、"甘棠之爱"语中,甘棠即是社树,与周代社祭有关;"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甚贵其人,必敬其位"则指有关周代宗庙制、宗庙祭祀制;"甘棠之保","其保厚矣"是指一种祭祀活动--"报祭".这些都反映或表现出了孔子的祭祀观.  相似文献   
87.
以多学科视角综合探析中国家训文化源流,有助于系统和深入领悟、发掘其丰富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借鉴人类学大小传统论,综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观之,中国家训文化在起源上有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先于汉字、外于文字记录的非文字传统和由汉字记录的文字传统.非文字家训最初可表现为事关宗族大事的口头规训(如诵)或以物(如钟)代言、以行(如歌舞)代言的仪式.同时,当古代原始家庭发展到宗族-宗法制社会时,方有家训产生之需要和可能.从尧舜时期有关部落间的政治联姻和帝位传承等事关宗族大事的规训以及“五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可能萌芽于尧舜时期.中国文献家训在其源头上同样具有多样性,迄今已知最早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商周皇家家训群,包括政事(令)训、传宝遗训和子弟训(诫)三类,分别以《盘庚上》、《保训》和《诫伯禽书》为代表.此后,因循“训”和“诫”的思路,中国家训文化向更广大的亲缘组织和生活领域拓展,其名称、种类和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其社会化、平民化和职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并传播到海外型塑了日本等国的家训文化.总之,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而多元.其“家”已不限于狭义的亲缘组织,事实上已包括了“扩大的亲缘组织”;其“训”已不限于狭义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涵括广阔生活和职业领域的大教育和大文化,成为古人的一种社会化教育范式、社会文化类型和社会治理形式,具有现代社会单一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社会管理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和多维性.为此,亟需系统整理传统家训资源,重新审视、定位其当代意义,探索实现其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形式和路径.原本种类和资源以及教育规约的理念和形式都远不如中国丰富、系统和多样的日本家训,其近现代转型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比较家训学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8.
89.
《管理科学文摘》2012,(30):74-74
香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占地160公顷。其主峰神秀、两岭环垂,层峦叠嶂、挹抱萦回、纳玉泉、西;胡于怀中、其景观自然天成,宛似图画。香山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山势高峻,南北两面均有侧岭向东延伸,犹如两臂环抱烘托主峰。  相似文献   
90.
上古时代的墓葬"不封不树"。春秋时期,坟丘式墓葬开始出现,在坟墓周围进行植树的活动随之兴起。王朝时代,在皇家陵寝周围进行的植树造林活动更是与政治挂上了钩,承载多重政治和社会意义。文章试对明代皇家陵园植树活动的规划、种植、种类、养护管理进行研究,指出明代皇家陵园的植树造林活动除具有传统风水意义外,明十三陵还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边疆防御上担负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