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332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010篇
理论方法论   304篇
综合类   4150篇
社会学   1068篇
统计学   1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的理解千差万别,这既有词语训释上的原因,也源于理论认知方面的差异。经由辩证诸种注释歧义,并结合《天论》篇政治哲学的文本性质,可以看到此句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其一,荀子区分了"天"(自然之天)与"道"(礼义之道),并分立了二者在达致合理的政治秩序上的价值。其二,就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秩序的达致需要政治角色履行相应的政治职能。荀子所理解的"官人"与"圣人"在政治职能上有本质差异,一者在"守天"(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另一在"守道"(持守、遵循礼义之道)。辨明"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一句的意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天论》篇的理论主旨与义理脉络。在《天论》篇中,"自为(圣人)守道"是"明于天人之分"的必然要求,也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根本前提。在荀子看来,只有"道"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天"只是治理天下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付洋 《家庭科技》2015,(5):20-21
游戏是玩,能够让孩子快乐;游戏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要谈心中的困扰很难.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讨论,而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或思考技巧来表达.这时候,游戏就成了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4.
5.
潘澈 《东方论坛》2021,(2):113-122
对于舜之“怨慕”,朱熹作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读。这是基于心学、理学内在逻辑的不同。孟子作为私学之儒,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士君子的阳刚人格的,并且从性向善的人性论出发,协调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而以君臣父子关系都属对待关系;依此,将舜之“怨慕”解读为舜对父母的既怨又慕。朱熹则作为官学之儒,以所谓“气质之性”协调理学先驱荀子的性向恶论,以二歧化思维把天地之性、天理绝对化,以公去私,视君臣父子关系则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关系;依此解读,舜之“怨”只能是自怨。  相似文献   
6.
1907年秋瑾被杀后,萧山湘灵子韩茂棠(天啸)所撰的剧作《轩亭冤传奇》传诵一时。除此之外,在二十多年的笔墨生涯中,韩氏还撰有多种传奇、弹词作品和小说,然长期以来因资料湮没而鲜为人知,也为历来的研究者所忽视。经追访考寻,韩氏创作的传奇、弹词计有《爱国泪传奇》《苦海花传奇》《昙花梦弹词》等五种,小说则有《桃花血》《寡孀泪史》《名姬惨死》《战场喋血之惨史》及《新武林潮》等十余种,可说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小说家。其前期写作的主题及阐发的思想,大多集中于民族、革命、自由、独立与女权诸方面,反映出在辛亥前后的一段时期,其感怀时局、痛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展现出韩氏一腔热血,谱写时艰,及其爱国爱民的一片热忱。其写作风格,也充满了慷慨悲壮之气,表现出豪放雄奇的特点。而其后期写作则失去了直面现实的勃勃生气与锐气,思想意义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7.
8.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回应中国文化的发展前途这一问题时,大体均持文化整体观的立场。然而这一文化论述模式有其内在的理论困难,王南湜先生基于其文化分层理论对此有很好的揭示。本文认为王先生的文化分层理论仍有进一步商榷与拓展的可能,王先生虽对新儒家“开出说”有严厉批评,不过二者所凭借的文化哲学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即在反省文化分层理论与“开出说”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你是我10年青春里的王子,可你的白马,终究没有到我面前。你是我最好的男闺蜜前些天,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匆匆那年》。结束时,当王菲空灵的歌声响起,瞬间我泪流满面。曾经我和你的匆匆那年,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不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上大学时,你是我最好的男闺蜜。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以外,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你是校园广播站的名嘴,我是导播。纵使我们合作了无数次,即使关掉了麦克风,我还是不如你能说。我们互相挖苦,却又分享着彼此的心事。  相似文献   
10.
风雪元宵夜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姐姐和我年幼不能自立,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只得到镇上一户人家做保姆。老家过年,最重视元宵节,把元宵节叫"大年"。那是孩子们的节日,听大人说镇上的元宵节热闹极了,大街小巷挂满了花灯、龙珠灯、鳌鱼灯、走马灯、孔明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要到河边去放纸船,祈求来年幸福平安。小镇上还要舞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