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2篇 |
免费 | 149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3篇 |
民族学 | 80篇 |
人才学 | 37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702篇 |
理论方法论 | 271篇 |
综合类 | 3857篇 |
社会学 | 205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296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386篇 |
2010年 | 411篇 |
2009年 | 416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375篇 |
2006年 | 373篇 |
2005年 | 323篇 |
2004年 | 260篇 |
2003年 | 252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51.
明弘治到清康熙年间“诗变”论在确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诗变因素讨论的惯例。涉及的主要内在因素有创作主体、艺术范式、诗歌理想。对这些“诗变”因素的探讨,一方面说明诗变观念的逐渐深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代诗学逐步走向理论的自觉。 相似文献
952.
严丽丽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5):134-136
《诗经》作为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婚恋诗或通过女性对自由婚姻的渴望,或通过如性对传统社会角色的颠覆,或通过女性被弃后的觉醒,明显地映射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953.
本刊讯2011年10月月9日,第一届思勉原创奖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报告厅举行。在颁奖仪式上,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宣读了第一届思勉原创奖获奖著作名单和颁奖词。其中,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项楚《王梵志诗校注》、裘锡 相似文献
954.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有着明显的纪实性特征,而这得力于长题、小序、作者自注等手法的运用.它们弥补了抒情短诗的某种缺陷,拓宽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涵量,尤其是增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有些内容甚至成为了解清代西域屯垦戍边的重要史料,突出了诗歌的纪实性效果. 相似文献
955.
《明诗评选》对前代诗歌创作的批评与接受是船山诗学思想的体现。船山认为明诗学得古诗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的传统创作手法并有所突破而具有神韵性。船山还指出在诗歌创作中由于杜诗创作求格律风格和唐诗繁琐曲折传统造成对情感表达的伤害,而且唐宋诗对诗“意”不具有创造性,最终只会将“意”寄托于前人之诗歌以此来舍旧趋新。 相似文献
956.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的“新时期”之初,“政治诗”的书写成为一种潮流,许多作品甚至产生了轰动性效应.这些作品以反思历史、批判极“左”政治、介入现实、暴露现实问题、歌颂美好未来、憧憬现代化前景等为主要内容,大多存在概念化、理念化、模式化等问题,其历史意义与美学意义、文学史价值与文学价值之间并不对等. 相似文献
957.
樊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6):77-80
盛唐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期,由于朝廷的推重,崇道求仙的社会风气使诗人们受到严重的浸染,这一文化 心理充分体现在游仙诗的创作中 道教文化时盛唐游仙诗的精神意蕴与艺术风貌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引发了诗人们对 于人生自由和个体生命永恒的玄想与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游仙诗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958.
云国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168-172
北宋时期的潘若冲及其作品《郡阁雅谈》历来未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与辑佚,笔者认为《郡阁雅谈》并非笔记,而是宋代早于《六一诗话》且侧重于论诗及事和论诗及人的诗话著作,“雅谈”即“诗话”的雅称。 相似文献
959.
960.
许晓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115-117,150
中古时期,隐逸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注重对隐逸精神的追求,其隐逸的外在形式也有所变化,随着隐逸之风的大兴,士人积极营造隐居的生活环境———园林。因此,在园林集会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兰亭集会上,士人共同创制了大量的隐逸诗来表达自我的隐逸思想,改变了隐逸诗个性创制的特征,其诗歌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