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46篇
社会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目的论,对应用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之下,分析了苹果手机英文说明书的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曹俊峰教授是蒋孔阳先生的学生,我的大师兄。记得我们三个师兄弟的硕士论文就是在蒋先生《德国古典美学》的启迪下分别选择了康德(俊峰兄)、席勒(张玉能兄)和黑格尔(本人)。毕业30多年来,俊峰兄把研究康德哲学、美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耗费了极大的心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根据威密尔对于功能目的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一观点的反驳,对比分析功能目的论和文学翻译批评理论轨迹的契合之处,发现不论是在功能目的论中还是文学翻译批评中,文化因素,语境、读者等因素至关重要。其次,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实践层面进行论证,最终得出功能目的论适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省略虽然是常见的翻译方法,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特别是翻译学习者——往往会低估省略法的效用,甚至尽量避而不用。为了帮助译者合理使用省略法,将选择省略法在汉英翻译中的典型实例,从德国功能理论学派的目的论角度对其加以深入分析,概括省略法应用的多重目的——或是为了使译文更符合英语文化背景和英语表达习惯、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英语读者的期待和双方交际的需求。借此分析,帮助译者或翻译初学者获取"合适的"译文;以此为译者寻求省略应用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虽然起步较晚,但伴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观光游览,这样一来旅游景点名的翻译便成为了一个向世人传达中国旅游资源特色的重要窗口。本文以目的论原理为指导,以中国现有的景点译名为例,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增加旅游景点译名的可受性和可读性,促进我国旅游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前特殊目的英语研究的主要框架,话语共同体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它的理论构建却进展缓慢。鉴于话语共同体的基础是体裁,体裁的主要参数是交际目的,本文尝试以哲学目的论为基础,另辟蹊径,构建以目的为导向的商务话语共同体,以期能为商务英语话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口译工作者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担任着演讲者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唯一媒介。本文以德国著名翻译家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创立的目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白岩松耶鲁演讲口译稿,来探讨一下目的理论中的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目的性法则对口译技巧中的直译、增译、省译等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视角,以《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的卢秋莹汉译本《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为例,在阐释翻译目的与译者主体性之间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重点研究译者如何应用归化策略以及转译、措辞、句式结构调整和虚词具体化等翻译方法,分析译者对源文本的解读和对译本的加工,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需求,积极发挥主体性,翻译出优秀的译本,彰显译者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译者抱着"启迪民智"的功能目的大量译介外国小说,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小说的演进.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和实际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很强的"功能"意识,译文普遍存在着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范去化解源语文化形式的"归化"现象.这种"归化"策略的选择不管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与译者当时的翻译目的和动机有关.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翻译理论主张译者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从原作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其原则正可以解释中国近代翻译小说中出现的"归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