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2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546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427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11.
语类是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语篇模式或表达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语类不再是静止的单一结构形式,而是涉及到了语类使用者目的性的主观认知,因此,一个传统的单一的语类在"目的性"的制约下会形成一个动态语类。本文以诗歌广告语类与漫画广告语类为切入点,来探析动态广告语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定位是面向国家高层宏观决策和战略需求,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着力推出有分量、有深度、有价值的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3.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倾斜保护劳动者系劳动法的直接目的,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是劳动法的终极追求.两者各有其不同的指向、内涵、功能与作用机理,不能相互取代与吸收.劳动法的终极目的对直接目的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制约性,以求保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和谐共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支持与限定作为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劳动法的各项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114.
弗莱雷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凝聚了他的教育思想精华。作为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莱雷致力于成人扫盲教育实践活动,竭力唤起处于压迫和依附下的人民的觉醒。书中解放教育思想更是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特征,散发着强烈的民主和仁爱的气息,在整个世界的整个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强烈的反思和震动。  相似文献   
115.
刑事辩护词作为具有辩护功能的法律文书,其最终目的在于说服,因此辩护词就需要采用不同手段以增强其说服功能,而介入不同的声音是实现其说服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拟运用马丁和怀特提出的介入系统,分析汉语刑事辩护词中介入资源潜势,并利用王振华构建的介入系统的三个理论基础对不同的介入资源的选择进行解析,同时指出汉语刑事辩护词是多声性语篇,不同介入资源的选用都有利于增强其说服功能。  相似文献   
116.
活动目的 《作文素材》自面市以来,备受广大师生好评,为更好地与我们的读者展开互动,了解学生对素材运用的掌握情况,更加贴近广大师生的需求,现向全国开展稿件征集活动。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秀出你们的生花妙笔,用我们的素材,书写你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7.
财物是否是遗忘物,不能根据财物的民法属性予以判断,而是应该考察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财物本身的性质、放置的地点、时间等各种要素,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予以判断.委托物如果是封缄物,其占有归属不能仅仅根据自然事实,认为属于受托人,而应该注重封缄的目的性,认为占有属于委托人,无论受托人占有内容物还是整体物,都构成盗窃罪.盗窃罪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必要,其内容为排除他人占有,并且按照财物的经济用途或者可能用途利用他人的财物.  相似文献   
118.
郭先红 《理论界》2014,(5):80-82
在马克思之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社会历史活动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他们都没找到历史活动的规律,对实践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或知识或是道德活动或是精神的层面。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了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监狱行刑目的应是刑罚目的的具体体现,具体的内容包括报应目的、特殊预防目的和罪犯回归社会目的。报应目的是人类历史上刑罚产生根本原因和刑罚属性在监狱行刑中的体现;特殊预防包含着现代刑罚理念的合理元素,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人本主义的提倡;罪犯回归社会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是整个社会的切实愿望,也是监狱行刑的终极目的。三目的相互衔接,前一目的为后一目的的手段,后一目的为前一目的之实现提供方向,形成了平衡与和谐的监狱行刑目的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20.
珠珠 《女性天地》2009,(2):38-38
问:人为什么要结婚? 答:1+1〉2。一是指1+1之后多出一个小孩,达到了婚姻的生育目的。二是指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如果管理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