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5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山东即墨市国家安全局承担的“大豆直播断根、摘心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课题,在93年9月中旬通过青岛市科委邀请省内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鉴定结果表明,该课题在该市普东乡任家屯五星农场示范8亩,获平均亩产353公斤,比本市普通栽培大豆平均亩增200公斤,亩增收400元以上,超额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为大豆高产栽培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比国外做法可行、省工、增产、增效的突出新成果,得到省内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42.
在我国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电台要求生存、求发展,要在诸多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深化自身的改革.广播户外直播节目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直播电商粗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诱导消费、失信经营、维权难等问题,本文构建了面向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消费者”的监管机制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不同监管模式下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建立了直播电商数字化全链条监管框架,提出了直播电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的路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各主体间策略选择互相影响,平台监管不足时易出现消费者维权式监管困境;不同收益水平经营者在同等监管策略和强度下存在策略选择差异,高收益者更具违规动机应加强监管;通过加强平台事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事后惩处强度,能有效提高经营者诚信经营水平.同时,提出的监管框架从事前风险预警、事中经营规范、事后违规治理层面,为打破维权式监管困境、破解违规经营和交易取证难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政府和平台优化直播电商全链条监管路径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直播电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4.
从2016年直播元年至今,我们对于网络直播已不能再仅仅定义为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以及媒介载体,而应视作多元主体携带各自优势资本参与所形成的复杂场域。近年大量资本涌入该场,其间权力博弈的伴生问题已破坏了场域生态平衡,网络直播行业由爆发式增长的增量红利期进入深度盘整期,应对资本驱动下的权力进行一定规约。从经济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发现场域内的资本驱动生成了诸如合同纠纷、偷逃税款、冲动打赏、变相网赌等不良现象。以法律+行政的“他律”结合行业主体“自律”,配合新兴技术,多方施策方可突破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瓶颈,建构网络直播场域新生态。  相似文献   
45.
即墨市姜汝奎同志经过四年的试验,对大田直播断根、摘芯高产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技术试验,获得成功。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每亩用工日1~1.5个,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法提高工效3—4倍。经93年在即墨市卫星农场夏播试验,鲁豆4号生长期为100天,8亩大豆平均亩产350公斤,比传统法亩增200公  相似文献   
46.
王东 《理论界》2014,(10):88-91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基于对法律和司法实践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司法的信任和司法对公众的权威力。微博直播庭审作为微博传播与司法机关庭审工作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具有司法公开、司法参与、社会监督和法治教育的功能,也正是这些功能奠定了微博直播庭审的司法公信力建设特性,建构了司法公信力的多维度。具体而言,心理认同维度,促进树立法律信仰;制度实践维度,有效落实司法公开;价值目标维度,有力推进司法公正;司法主体维度,有助提高法官素质;文化环境维度,深入传播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47.
[提要]网络直播的兴起体现着“微时代”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在一种“奇观化”和“镜像化”的呈现中,它不仅孳生了网络亚文化的“拟像共同体”,也预示着一种多面相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技术的泛滥与符号的增殖使得拟像的狂欢进一步放大了情绪的互动,更将主播的身体抽离于自然的意义,使其在一种“情感劳动”的消费模态中被赋予了规训性的审美话语和商品般的价值层级。这种消费文化的形成不仅体现为符号差异与象征资本之间所产生的交换与互惠,也表征着“生存性消费”向“享受性消费”的时代转位;其背后所关涉的则是一种“消费资本化”的驱动和运作。  相似文献   
48.
颜值,网络流行语,即对个体外貌的评判.网络直播为"颜值"赋予了可读性和观赏性,受众感官、心灵上的慰藉为其搭建了通往精神世界的可能.本文以斗鱼网络直播平台为载体,对女性颜值主播进行虚拟民族志研究,并对部分颜值主播及其忠实、稳定的受众进行深度访谈,从而对虚拟场域中的颜值崇拜、颜值消费现象进行阐释.作为颜值主播,青春身体、情感劳动和虚拟消费空间的建构刺激了受众的消费行为.作为直播受众,现代社会所诱发的群体性孤独、情感空虚、欲望匮乏进一步刺激了受众消费行为;网络直播平台"桥"的建立,将不同圈层的个体集聚,在直播狂欢中完成个体压力的释放、欲望的诉求和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49.
新媒介技术发展早期建构的文化形态虽不足以动摇主导文化的中心,但却催生了青年亚文化表征及其亚文化实践。以网络视频直播中的泛娱乐直播为对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探索青年女性亚文化中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成果迥异,作为互联网新的媒介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并未帮助女性建构新自我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而是在资本和市场引导下,通过维持媒介刻板形象满足男性凝视,以达到获取金钱和作为草根明星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网络犯罪问题,利用网络直播进行犯罪就是其中常见的形式之一。此时就要求完善立法,以解决不断变化的网络直播犯罪问题。网络直播具有虚拟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打击相关网络犯罪需要从信息网络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