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2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229篇 |
社会学 | 2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素英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7,20(4):556-558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戚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5)
纵观中国翻译思想史,从古代的文、质之争,到近现代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乃至当代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究其根本都是源于形式与意义的矛盾,而在这些论争中唱主调的基本上都是以译意为导向的翻译观。这种翻译观将形式与意义割裂开来,强调矛盾的对立,而忽视其统一的一面,因而失之偏颇。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形式与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3.
冯伟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141-146
认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东西方通用性的喻体一旦与民族特定的心理因素、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就会产生"超语言信息”.因此,为了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比喻中的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标题作为言语作品的名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依据尹世超(2005)《标题语法》的分类原则,将外语类核心期刊上271条标题分为有标记标题、无标记标题两大类,分析标题中破折号和冒号的用法,对比271条英汉标题,归纳出期刊论文标题英译常用的四种方法:直译、省译、增译和改写,以期对论文标题的英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戎林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80-85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在翻译及翻译理论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对他的翻译思想与主张——翻译的目的、作用、标准以及方法等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与分析,同时也澄清对瞿秋白翻译观认识上的某些模糊和误区。 相似文献
6.
自1767年第一部转译中国文学作品在荷兰出版以来,其出版量逐渐增多,出版内容逐渐丰富,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翻译潮在荷兰达到高峰.本文全面梳理中国文学在荷兰的译介史,借以呈现中国文学在荷兰语境中的接受,并探讨从翻译方式到翻译内容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韩洪举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2-87
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跨越晚清和民国文坛的著名翻译家,他们包括《域外小说集》在内的早期小说翻译可谓得失参半,文学评论界的看法也不一致。详察周氏兄弟早期译作,可以看出其早期代表作《域外小说集》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鲁迅自从事文学翻译之初就特别重视文学翻译的社会功能,同时,又要求翻译家重视译文的审美价值。周氏兄弟均为翻译大家,他们的小说翻译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语言的欧化等,但其理论主张是进步的、超前的,尤其他们坚持硬译、直译的翻译作用,对后世的小说翻译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何传春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99-200
翻译到我国的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在一些高语境信息中的词汇和句子的中文字幕翻译采取了直译或不译的方式,文章分析译者采用这些翻译手法的原因,其中有译者不可为的文化因素,同时也是译者对该剧经典对白翻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桂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112-113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菜的命名理据也是多种多样,可分为主要理据和次要理据两种:主要命名理据包括菜的主料、配料、刀法和烹饪方法;次要命名理据有历史典故、动物名、植物名、贵金属或玉石、缩略语、地名、吉祥语,等等。翻译中国菜名时,不同命名理据的菜名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以主要命名理据来命名的菜一般用直译法;以历史典故或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要用直译加注法;以动物、植物、贵金属、玉石、缩略语和吉祥语命名的菜名要使用意译法;以地名命名的要采用音译加直译法。 相似文献
10.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直译”翻译策略的原因。文章尝试从文化身份建构视角探讨离散经历对黄继忠《论语》英译本形成的影响:基于海外华人译者共有的离散经历,黄继忠译本呈现出华人译者译本的共性因子;其次,从黄继忠个人文化身份诉求出发,探讨“直译”翻译策略所带来的个性译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