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368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宗教与伦理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共融的亲缘关系,而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则为宗教伦理的生成提供了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在现世世界中,经过时代转换的宗教伦理对宗教的健康发展、伦理内涵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三、“互文性”的文本建构策略 杨逵小说在构塑其“政治诗学”的基本形态时,还采用了“互文性”的文本建构策略。大家都知道,“互文性”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的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介绍巴赫金的文章之中,是为了陈述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但是,在一些“互文性”特殊情况下,人们有时也使用“对话原则”。由于巴赫金本人提出过这样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83.
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政治理性产生于不同的交往方式,因而相互区别,同时也相互联系.不同的理性之间会产生冲突.不同交往共同体的主导理性之间的冲突,有可能导致理性间的越界与脱节.使三种理性保持和谐的关键是理性的限界和接轨,它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4.
徐晓风  王秀敏 《北方论丛》2005,1(1):117-119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民族已经进入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阶段.人们所追求的民族利益逐渐扬弃个体本位,转向类本位,即向着自觉的类利益方向发展,二者在当代正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在中西哲学的融通问题上 ,有些学者认为 ,综合了中西哲学个性化的特点 ,就会得到一种全面的哲学。但事实上 ,中西哲学的融通不应是观点的混杂 ,也不应是个性化特点的罗列 ,更不应是史实材料和语言文字的堆砌 ,而应是在一定哲学观统摄之下的观点的重融和再生。本文将探讨中西哲学融通的哲学观原则 ,以及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土壤上实现这种融通的可能之路。  相似文献   
86.
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状态,它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前者是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 后者是社会和谐的物质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  相似文献   
87.
陶陶 《江汉论坛》2001,(2):77-79
在诗歌审美过程中,将佛学禅宗"现量"融入其中,形成了传统诗论和创作中强调直觉经验,寓目兴发,把握审美对象的特点.诗家常常将"天籁"化一"置于诗意最高审美境界,在思维方式上强调直觉体验和瞬间顿悟,超越名理,获得诗思,且具有特写感兴的真本状态,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88.
相互保险是参加保险的成员之间相互提供保险的制度。互助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相互保险组织的经验,在发展职工互助保障时,应注意合理选择保障领域、设计需要的治理结构、努力控制风险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9.
论WTO规则调整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中州学刊》2004,6(3):196-199
WTO成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技术法规水平;非歧视地制定和实施标准、技术法规.而克服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外国标准方面的贸易障碍,一个重要途径是努力达成与贸易伙伴国的相互承认合格评定结果的协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