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紫陌花开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7,(3):32-33
一张高昂奇怪的话费单先生昆明到广州进货,在那边打电话给我说,他的电话费快用光了,叫我帮忙充值。我帮他交了500元后,忍不住打了一个单子出来看,天,上个月他的话费是1120元。怎么会这样多,哪怕有业务往来,也用不着呀?怀着好奇,我叫一个营业厅的朋友帮我打了几个月的详单出来,发现这几个月的话费都超过了千元,而且大部 相似文献
32.
33.
正1半壁空间,一色海洋,莹星闪闪,寂寥依旧……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独自坐在不够宽大的书房,书房的颜色,以蓝色为基调,这让我觉得宁静。有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34.
35.
1 我和吴少已经相识二十七载。四十多户的小楼,我与他同一天出生。自小一起哭、一起玩、一起打仗、一起学习、一起泡妞。是的,我们一起泡妞。他是男,我是女。我从来就不缺男孩子追,只他笨,遇到喜欢的女孩子就脸红,次次由我出马。再长大些,他成了情场高手,但他的高在于他泡妞的过程总是极其浪漫,而这浪漫的总设计师是我,所以,我们还是一起泡妞。不是那种风情妖娆的小女子,能够稳坐吴少追女总设计师的位置是有原因的。从小到大,我所有的男朋友都知道,要想追我,只需搞出些花样来就可以了。而这些花样,正是我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我们通常在酒吧… 相似文献
36.
论知己意识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惠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心态中的知己意识,产生于士阶层的用世思想及其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与现实社会对人才埋没的深刻矛盾,以及文化精英不为世俗认同理解的孤独感。知己意识自孔子以来形成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文学的传统母题,并表现为臣下对君主的知遇之感与高山流水的知音情结,还有士大夫与歌女间的红粉知己之情。 相似文献
37.
随着宋以降"选家"与"选本"的大规模出现,在基于选本"求精"目的而强调文学审美的价值评判的引导下,宋元之际产生了"选难于作"说这一颇具特色的文学批评论题。此说在明清两代获得积极关注而相关论说也愈趋丰富。明清士人在延续宋以来直接着眼于选本"求精"目的的探讨之外,又延入了"知己难觅"心理与孔子"删述"精神这两个观照视角。前者依旧归于选本"求精"目的的讨论,后者则跳出了这一界域限制,将阐说从文学审美的层面抬举到了接续"道统"与实现"教化"方面,对于在传统文学批评体系中提升"选难于作"说的价值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文人的自我疗救——从《聊斋志异》情爱故事看蒲松龄的创作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冬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15-17
蒲松龄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中 ,有近 1 /4的篇章描写青年男女的情爱、婚恋。这些情爱婚恋故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对知己之情的渴盼和礼赞 ,这是作者屡遭生活蹉跎 ,屡受人生磨难 ,期盼自身价值得以确认的穷而后幻的自我疗救 相似文献
39.
黄艳芬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5-48
鲁迅与韦素园的交往是短暂而又真挚的,而这段交往由于种种原因却被遮蔽于现代文学史料中。二人的交往始于未名社的成立和对进步翻译文学事业的追求,由于同患肺病的特殊经历和相似的人生早年以及二人性格的相近,使得他们成为现代文坛一对年龄悬殊的知己。 相似文献
40.
31岁的陈维有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早晨,他按时来到单位,打开电脑,一边工作一边跟网友们聊天,他风趣幽默,活泼热心,网友们很喜欢他,尤其是女性网友,特别乐意和他说话,甚至把自己的照片发过来让他认识,俨然把陈维当成自己的蓝颜知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