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3篇
  免费   77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管理学   3639篇
劳动科学   286篇
民族学   669篇
人才学   852篇
人口学   260篇
丛书文集   10926篇
理论方法论   2235篇
综合类   21375篇
社会学   3509篇
统计学   66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1147篇
  2014年   2380篇
  2013年   2055篇
  2012年   2241篇
  2011年   3144篇
  2010年   3146篇
  2009年   3249篇
  2008年   4205篇
  2007年   3214篇
  2006年   2781篇
  2005年   2457篇
  2004年   1997篇
  2003年   1667篇
  2002年   1479篇
  2001年   1319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对法治信仰作出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就我国公民法治信仰进行了历史考查与现实定位,并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推动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巩固和提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确立马克思理论"微观基础"时,通过重释马克思的原典,承认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客观要素"的价值,并有限地体现出其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客体动力观"的"回归";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主客体要素统一性的阐发,表达了其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是主体与客体双重要素推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3.
全球化是世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客观趋势,它给文化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引起 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整合的结果应是多元文化趋同趋势,走向多元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纳米技术已经走进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世界,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欧美学术界提出了应对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不同路径,如预防原则、亲行原则、"嵌入"道德的经验原则等,但在实践中这些路径或原则在可操作性方面还不够,也遭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在不确定性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确立"与不确定性共存"新的理念,立足于可行性来思考我们应对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孔子认为作为人的行为原则的礼仪不是外在于人的强制性规范,而是与人的自然情感和德性自觉密切相关的,是人性本来具有的。孔子以“仁”释礼,把礼理解为情文的统一,这样理解的“礼”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反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礼仪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它赋予人类以尊严和价值,人之遵循礼仪,就是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   相似文献   
996.
陈天庆 《学术研究》2002,42(8):30-38
本文在当代哲学存在论(主要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对传统哲学逻辑的对象性思维的批判语境中 ,考察了马克思存在论新的非逻辑的、关于感性活动的、交互主体性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思维特征 ;描述了其基于自身性而与自我性的交互性超越结构 ,及其是如何达到存在之社会本质的理解和确证的 ;指出了马克思的存在论思维仍是在当代具有巨大创新和批判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国际政治理论,以不同的时代主题为背景,分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中一脉相承的主线,邓小平、江泽民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并对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历时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在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中存在着大量对死亡的描述。将童话中的死亡与王尔德的“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生活模仿艺术”以及“艺术应当远离生活”三个主要唯美主义艺术观点相结合,可以看出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是其唯美主义思想在创作中的实践。美而不真实的死亡反映了艺术的独立性;理想的死亡突出了艺术的创造性和对生活的指导性;而艺术乌托邦反映的则是王尔德试图在艺术作品中建立一个脱离现实的艺术世界,在那里艺术家的自我得到强化和重建。  相似文献   
999.
莱辛的非洲作品描绘了生活在南非高原农场上的三种类型的女殖民者。玛丽.特纳和卡鲁瑟尔太太代表了生活在偏远农场里贫穷、孤独和无望的家庭主妇;格尔太太和巴恩斯太太表面生活正常,内心却扭曲异化;格兰奇太太、莱思太太和玛丽.泰勒则是被边缘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1000.
《上海的早晨》刻画了建国初期城市中的多种家庭形态。旧势力家族分解与新家庭建设过程并进,旧家族面临社会资源紧缩、家族成员变化、核心利益转移的考验,由表及里的动摇了存在的根基。新家庭建设朝着夫妻横轴核心关系发展,社会关系由血缘、地缘向业缘倾斜,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新格局。家庭变迁体现出从"私"到不完全"公"的社会伦理,突出了女性地位的改善和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