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91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柴冬冬 《南京社会科学》2023,(7):105-112+141
展示乡俗是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表征了一种新的民俗文化叙事范式。乡俗是作为历史流传物置入到由短视频所构建的文化理解和阐释语境之中,进而发生意义生产与变更的。从可读的流传物到可看的流传物的转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这使乡俗成为了景观生产与视觉展演活动,并导向了一种以参与、体验、消费乡俗为内容的视觉场景和以观看乡村文化为本质的视觉生活形态的出场。乡村想象对受众日常的构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想象活动的蔓延使乡村文化成为了视觉怀旧的领域,并孕育出了一种以乡愁为纽带的情感共同体。短视频文化与乡俗的耦合既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革新,也谱写了一种新的情感民族志,对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民族(乡民)生活世界变迁有积极意义。但短视频文化对乡俗的生产也要避免被资本、媒体等裹挟,维护其价值正义应当坚持乡俗的活态性文化定位,坚持诠释学关系与美学意识作为再生机制,坚持间性关系与伦理意识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682.
683.
伦蕊  郭宏 《中州学刊》2023,(1):44-51
数字科技发展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具有“双刃剑”作用。数字科技助力更多微观经济主体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价值链衍生新节点,化解长价值链条所面临的控制难题,破解成本与风险约束,消弭信息鸿沟,从而推动全球价值链进一步细化分工、深度延展。但数字科技也表现出逆全球化特性,加速制造环节回流发达国家本土,简化工序流程,导致全球价值链表现出短链化、区域化、扁平化等特征。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未来全球价值链将表现出以下重构趋势:产业回流引发纵向收缩,区域合作导致横向延展;“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产业价值链延展,“产业数字化”引发传统产业价值链收缩;企业总部在物理空间内集聚,离岸业务在数字空间内扩散;“链主”企业实施的聚焦、进取或权变战略,是推动不同价值链展现出差异化重构走向的微观基础。有鉴于此,中国须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建,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数字化链群生态圈层,加快构建以中国为主导、凸显中国数字优势的区域价值链。  相似文献   
684.
短视频是继文字、图片、长视频之后兴起的又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载体,深刻改变着网络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已成为意识形态交锋角逐的主要场域和前沿阵地。短视频场域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短视频视听化呈现、个性化推荐、裂变式传播的特征,可以给人“沉浸式的体验感”和“拟真化的在场感”,可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智能化生产,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迅速抢占热点和回应舆情,有助于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温度、改善投递精度及扩大辐射广度。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都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短视频场域也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多元化格局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性、碎片化信息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系统性、娱乐化语境遮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崇高性,使得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取向变得迷茫、认同内容趋于表面、认同情感逐渐淡化。鉴于此,应通过把好主方向、唱响主旋律、优化主渠道、筑牢主阵地等策略,化挑战为契机,在坚持主流引领中提升政治认同,在加大优质供给中提升理论认同,在创新话语表达中提升情感认同,在多元主体协作中提升行为认同,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  相似文献   
685.
短视频所具有的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和视频化的传播特征,正使其成为展现城市生活、记录城市变迁、塑造城市形象和沉淀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聚焦短视频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书写模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析其建构机制。研究发现,短视频作为参与城市文化记忆构建的媒介形式,不仅丰富了书写的载体形式,更因其特有的媒介特质而对城市文化记忆书写的具体表征注入了新的变化,其所折射的时空维度、极具感染力的媒介符号、不同层次相交织的文化等共同建构起了对城市文化记忆书写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86.
互联网多样化特征的组合引发群体分化,这为深入理解短视频平台的多样化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引入群体断裂带理论,探讨新农人短视频与受众主观幸福感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在新农人短视频传播中,群体断裂带强度对受众社会认同感有负向影响,但是对生命意义感有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感均正向影响受众幸福感。而受众的短视频沉迷程度,会调节群体断裂带与受众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三农”短视频的研究观点和思路,为“三农”传播研究提供了来自心理学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687.
进入智能传播时代,由短视频及其背后的个性化算法推荐技术“野蛮生长”带来的“算法焦虑”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驯化理论框架出发,运用深度访谈法考察了抖音用户 “再驯化”实践的四个阶段, 以进一步思考数字媒介语境中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再挪用”阶段,用户开始反思抖音 App 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扮演的 “破坏性”角色,进而改变自己的原初使用模式;其次是“再客体化”阶段,通过“不可见的空间折叠”和“位移的空间分野”战术旨在削弱抖音 App 对于自身的“打扰属性”; 然后是“再整合”阶段,通过重新审视、考量抖音 App 对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将刷抖音调整为日常生活优先级排序中相对靠后的事务,个人旨趣与社交需求之间的动态协商共同促成了时间秩序的重组与安排;最后经过“再转化”阶段, 用户将抖音 App 转换成为专门从事特定活动的“场所”或实现某种意义价值的工具。最终, 用户通过将抖音 App 再驯化为符合自身需要、赋能于己的形式,为其创造“本来意图”之外的意义,赋予其“另类”的价值功能。相比较于初始驯化,“再驯化”实践更加凸显出用户在面对强大的技术“异化”力量时表现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将技术“为我所用”, 最终实现从 “役于物”到“假于物”的转变。  相似文献   
688.
抖音平台的“创作者学习中心”是由官方邀请头部达人,以系列短视频的形式分享其创作经验的学习互动模块。通过对该模块191条选定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达人在短视频创作中通常利用激发情感共鸣、塑造IP人设等技巧吸引用户观看,追求完播率和转评赞数据。这种充满个性特色的创意劳动,表面上是主体意识下的自由创作,看似是在为自己劳动,但是其劳动模糊了工作与娱乐的界限,内化了新自由主义工作伦理,以主动的自我剥削取代了强制性的他人剥削,实现了自我规训,实则是在为平台创造价值,本质上仍没有摆脱平台隐蔽的控制和剥削。为平台劳动和为自己劳动的目标一致性,掩盖了达人主动的被俘及与资本同谋将用户纳入平台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过程,遮蔽了平台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监管与弹性劳资关系。同时,平台的权力在隐匿的控制中不断扩张的事实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689.
690.
“双奥之城”概念的提出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事件,奥运会早已超越体育赛事的竞技场,成为举办国的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大舞台。从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北京作为全球唯一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提出了“双奥之城”这个唯一性概念,并推出了《双奥之城城市之光》冬奥会主办城市系列宣传短视频。系列短视频由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出品、华扬联众策划制作,在境内外多种媒体平台同步发布。作为《双奥之城城市之光》项目策划制作方华扬联众的负责人,笔者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并对该项目进行了奥情监测和传播效果研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