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受到挑战,作为美国民族精神象征的“美国梦”也受到质疑。《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自小就是“美国梦”的追随者,却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他的悲剧结局完美地表现了“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主题。文章分析了盖茨比的财富观、爱情观和生活观,通过对比盖茨比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残酷来揭示“美国梦”的破灭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2.
王南 《经营管理者》2011,(8):106-106
如果房地产泡沫没有被行政的力量刺破,也没有被税收等经济的力量刺破,那么,它将躲不过被自然的力量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忠义"二字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涵。《三国演义》中流芳百世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弘扬的正是这种精神,而2007年的跨年贺岁片《投名状》同样讲述了一个"三人结义"的故事,却折射出"忠义观"的脆弱性与虚伪性。类似的国产大片在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反思或批判的同时,一味地暴露人性的阴暗面,并未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或思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类似作品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4.
弗朗西斯·斯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创作生涯恰好处于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富变化性的两个十年,这特殊的背景,使得他的创作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也为他从特定的角度描写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无疑,这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  相似文献   
35.
近代,当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蓬勃兴起时,中国却成了世界性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落伍者。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走上富国强民的实现工业化道路,一大批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是造成近代中国工业化梦想破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6.
在主流价值观文学体系中,知识分子作家几乎是完全处在一种"失语"状态.他们必须彻底消解个性独立意识,必须学会适应社会的公共思维准则,因此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变得极其单调和乏味.随着新时期思想的大解放,知识分子作家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和尊严,文学创作也日趋繁荣与活跃.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长期的政治禁锢使他们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变异,既无法彻底摆脱苦难的历史记忆,同时又呈现出某种情绪上的偏执,这一切都在新时期文学创作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相似文献   
37.
中日长篇小说《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堪称世界古代文学双璧。曹雪芹和紫式部两位作家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大观园”与“六条院”,随着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观照,他们的理想又走向了破灭。  相似文献   
38.
阿格尔创建的“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并隐指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纠偏”,以及对资本主义虚假意识的澄清,进而达到提升人们对生态问题关注的目的.阿格尔通过在理论上预设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这一社会建构模式和小规模生产这一实践方式之间的互动,来促进“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实现.但从整体上看,阿格尔忽视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对于改变世界的诉求,而这也成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盖茨比是渴望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然而,由于他的梦想是建立在虚幻而非现实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他要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盖茨比既没有实现金钱梦,也没有实现爱情梦.盖茨比的梦想破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预示着美国梦本身的破灭.  相似文献   
40.
《重庆社会科学》2010,(7):113-127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