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9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大公众凭借网络论坛、微博和手机等新媒介传播平台,以现实生活中共同关注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为对象,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影响着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网络围观现象迅速流行起来,虽然在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弊端不能避免,但是它已成为广大公众表达诉求、抒发己见、舆论监督、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网络围观表达主体的公众化、表达议题的公共化、表达方式的大众化,成为当代公共话语表达的新范式。而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民主观念、公民主体意识则有力地推动着公共话语表达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2.
作为当代规范伦理学的主要类型,美德伦理学同规则伦理学一样关注“正确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行为理论及其论证。根据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代表人物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的看法,正确的行为是美德行为者在道德情境中将会典型采取的行为;而美德行为者则是那些具有实现幸福或繁荣所需要的内在品质的行动主体。美德伦理学对正确行为的指导,是以源自美德行为者的内在品质但又体现为一定程度的“美德规则”作为基本形态的,而并不主张或认同法典化的决策程序。面对道德困境,美德伦理学通过区分行为指南与行为评价以及可以解决的困境与不可解决的困境,揭示出美德行为者可能面临的四种困境类型,表现出行为者在实际的道德情境中不一而足的行为状态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古代管理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差异和优劣势主要体现在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基本思维方式、管理主体和客体、主要目标、权力基础、基本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创新特征等方面。双方相互借鉴的主要方向是:中国应借鉴西方保护个体利益并重视公平竞争和激励、追求标准化的科学管理、强调经济效益和效率、强调民主与“法治”、鼓励创新并保护创新成果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及西方在领导理论和工商管理领域的有益成果;西方应借鉴中国的人本论、整体观、系统观和权变观、“中庸之道”、“修己安人”、“和为贵”、世界“大同”、民本论、“道治”、“德治”和“智治”等管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及在伦理管理、国家管理和军事管理等领域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24.
巴迪欧认为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传统的主体范式,唯物范式将主体简化为身体,唯心范式则将主体与身体分开。前者执著于生命中的死亡体验,是世俗性的“享受”;后者注重死亡中的生命体验,呈现为宗教般的“牺牲”,但二者最终走向死亡。因此,巴迪欧提出了第三种主体范式,它处于真理生成的轨道中,居于事件与真理之间,并忠诚于事件。在新的主体范式中,主体与身体具有同一性,既不可分也不可约,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特殊性。巴迪欧给出的是主体化的身体,这一新的身体作为两者的结合体而出现。  相似文献   
125.
通过数学抽象的方式将人的实践活动具体分解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分别从人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人的主体性的需要和满足、人的主动选择的机制以及人的社会关系或共同活动的原则等四个方面构造了相应的四个公理。通过这些数学抽象,重新对人的活动进行了可量化的定义,分别定义了人的活动量、满足量、需要量、需要程度、价值度、价值率和社会价值量等重要概念。根据这些定义和相关的数学公式,分别尝试解决了如休谟问题、目的和动机的形成等伦理学和心理学问题,为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科学的量化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哲学和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6.
民生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而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民生问题角度可以将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这一百多年分为四个时期。中华民国提出“民生主义”,首次将民生问题提升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高度。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半殖民统治时期,没有发动广大民众,无完整主权的国家没有能力解决当时严重的民生问题;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政权,为解决国家安全和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民生问题被降低到次要位置,公众参与仅为开展政治运动,导致整个社会的民生难以改善,尤其以农村的民生问题更为严重;改革开放伊始,国家和市场都将资源集中于轻工业生产,政策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困扰中国百年的基本温饱问题在几年内得以解决,而此时公共服务民生问题却凸显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以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时期,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构建公众参与基础上国家、市场、社会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7.
影响日常网络购物意愿的因素,除商品质量外,如网购成本、网购风险、网商服务等,对大学生光棍节网络购物意愿无显著影响,体现出大学生光棍节网络购物具有非理性的一面。与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相反,本次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光棍节越感觉情感寂寞与孤独,越不会在光棍节进行网络购物。要实现对大学生光棍节网络购物的合理引导,需要高校、大学生自身及网商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8.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木-石复合工具”的新概念。两百年来“石器时代”这个片面的说法,容易导致人们忽视木制和木-石复合工具在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作用。甲骨文是具有特殊考古作用的“文字化石”,甲骨文反映的史前-系列劳动工具和武器及其进化过程,雄辩地证实了史前“木-石时代”的长期客观存在。本文运用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依据众多古文字学者对甲骨文、金文的释读,以及本文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着重讨论、考释“斤、斧、王、士、戊、戊、戍、戌”等甲骨文字。  相似文献   
129.
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夏夫兹伯里一生著作颇丰,其中诸多概念对后世美学影响深远,如“内在感官”“趣味”以及“无利害性”等等。当我们返回夏夫兹伯里的原作时,恰恰能够重新审视和发掘这些美学史上的重要术语形成之初的状态和其含义,这有助于我们从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的视角中解放出来,进而发掘近代美学中一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0.
汉语韵律文体学理论的提出意在解释中国文学史上有关文体发展的问题。本文将根据该理论中的整齐律、悬差律以及自然音步等规则来探讨文学史上的一个具体问题:何以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同为六音节一句,但六言诗不见兴盛而骈文却大行其道?本文先分析六言诗及骈文六言句于韵律及句法之特点,指出“文”“诗”两种文学体裁有不同之韵律要求。六言诗之所以依然为诗,全因其诗行齐整、音步自然,满足了诗律要求。然而违反了汉语诗歌结构的最佳条件,即一个诗行两个音步,此其所以不见盛于中国文学史之故。骈文则不然,六言为句,既有诗味又合文律,故畅而无碍,得其发展者必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