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3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531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5和2007年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并对相应的贸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我国是国际贸易中的碳污染转入国,且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高隐含碳排放产业,而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利于降低碳排放。为改善现有的贸易结构,给出以下建议:鼓励发展碳污染转出产业以及因贸易而存在少量碳污染转入但顺差额较高产业的贸易;限制因贸易而导致大量碳污染转入且顺差额较低甚至是逆差产业的贸易。  相似文献   
103.
对于碳排放、贸易结构和产业转移的关联性问题,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在碳排放与贸易结构上,涉及贸易结构中碳排放的测算、碳排放与贸易结构之间的交互影响和碳关税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等;在碳排放与产业转移上,涉及碳排放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作用、我国产业转移中低碳化路径等。据此,形成碳排放、贸易结构和产业转移三者关系的研究思路,并指出未来可研究问题主要表现为减排指标的合理性、贸易过程中碳关税的合理制定、碳排放对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测算。  相似文献   
104.
气温上升导致全球日益变暖,引起人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碳关税"一词提上日程。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短期内影响较小,中期影响较大,长期则出口量会有所增加。并对如何应对"碳关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健全国内的减排法规、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及发展低碳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意义】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背景下,研究了不同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对低碳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期识别电力供应链企业投资低碳技术的边界。【设计/方法】构建了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组建的二级电力供应链,采用逆向归纳法,求得不同模型下的均衡解,对均衡解展开敏感性以及比较分析。【结论/发现】当单位碳配额较大时,基准法下的低碳投资水平、批发电价和售电商以及外地发电商的利润均大于祖父法下相应的均衡解;同时,受到地方保护的本地发电商的利润在基准法和祖父法下均大于外地发电商的利润;此外,电力需求量、批发电价和售电商以及外地发电商的利润在基准法和祖父法下都分别随着地方保护力度、单位碳排放量和低碳技术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内涵及现实含义的阐释,本文分析了"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和现实发展中的认识误区,得出:"双碳"目标的核心要义是持续推进"碳减排"直至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是"碳排放额度";政策成效的评判依据是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碳效率提升、碳减排的"帕累托改进";政策的有效路径是促进各种要素的"有效替代"。基于研究结论,从产业支持政策、低碳消费倒逼机制、碳金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8.
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科学制定减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减排与发展、局部与总体的协同关系。为此,应用自主设计并构建的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提出了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中国碳排放总体路径、行业减排责任、重点技术规划等多个层面的具体行动方案。结果表明:当2060年碳汇可用量为10~30亿吨时,为达到低成本和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中国需在2026—2029年间实现碳达峰,峰值不超过127亿吨CO2(含工业过程排放);2060年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部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需加速转型,但2040年前中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2030年煤炭占比不低于44%。在全国和行业路线图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实现全国“双碳”目标对应的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建筑、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路径和技术布局方案,为中国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9.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目前探索和发掘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已迫在眉睫。因此,对于现有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将通过分形市场理论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碳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