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53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管理学   3140篇
劳动科学   196篇
民族学   480篇
人才学   605篇
人口学   153篇
丛书文集   7996篇
理论方法论   1406篇
综合类   11313篇
社会学   1452篇
统计学   81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1254篇
  2013年   1258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557篇
  2009年   2017篇
  2008年   2987篇
  2007年   2170篇
  2006年   1946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992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989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构筑开放型经济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要求;就业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93.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这一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强化了这一思想 ,他充分尊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体 ,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安定团结的主体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首先从科学界定“人民”的内涵和外延开始 ,对“人民”做出了科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是对世纪之交的我国现代化内涵和历史进程的大跨度反思。在综合分析产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轨迹与中国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曲折之后 ,论证“现代化”是一个涵蕴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全球性发展过程 ,后发展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但不能背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去“照搬外国”的制度模式 ,更不能走“全盘西化”的“依附性现代化”道路。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已经取得全国亿万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同 ,迎来了中国现代化走向胜利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核心内涵上的一致性和具体内容上的相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工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性质的核心,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96.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问题,而且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经济体制基础以及经济生态制度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建设问题等都具有较为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坚持在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备的物质基础,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手段,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98.
海华 《今日南国》2008,(24):37-39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地处祖国南疆的边陲小城——北海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  相似文献   
999.
在学界较为普遍的见解中,《资本论》对资本文明意义的概括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进步和向新社会的过渡.但这种解读模式还只是立足于“社会”的视角,并未将马克思阐发资本文明时“人”的视角同时纳入进来,因而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马克思对资本文明的揭示,是以市民社会现代理性的生成机制作为出发点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把资本作为实现文明跃迁的制度规定来自觉对待.  相似文献   
1000.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思路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按照此思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 ,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