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52篇
  免费   1989篇
  国内免费   396篇
管理学   9947篇
劳动科学   1258篇
民族学   1813篇
人才学   1660篇
人口学   1310篇
丛书文集   20800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6074篇
综合类   33990篇
社会学   8748篇
统计学   2235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1224篇
  2022年   1086篇
  2021年   1490篇
  2020年   1393篇
  2019年   1404篇
  2018年   710篇
  2017年   1231篇
  2016年   1649篇
  2015年   2645篇
  2014年   6272篇
  2013年   5392篇
  2012年   6640篇
  2011年   7527篇
  2010年   6565篇
  2009年   6621篇
  2008年   7803篇
  2007年   5601篇
  2006年   4911篇
  2005年   4417篇
  2004年   3090篇
  2003年   2527篇
  2002年   2134篇
  2001年   1883篇
  2000年   1434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传统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教与被教、指导与被指导、批评与被批评、安排与被安排的关系,毫无平等对话可言,即使有交流,那也是在"师道尊严"控制下的"交流"。而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建立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是大势所趋。而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才是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本人主要从创设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创新理念、因人施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三方面来阐述关于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策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2.
63.
64.
法治化进程与城镇化运动在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问题上,具有同构性和互动性意义。法治中国语境下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个维度,分别与城镇化运动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关系。城镇化运动一经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精神相结合,必将给新城镇(市)人的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等现代性文明因素,从而有助于国家和政府对城镇化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
金元时期,多种医学力量参与社会医疗,应对疾患,有着明显的宗教医学文化特色。其中儒学与医学相互渗透,儒医成为社会医疗的中坚力量。道医是社会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医借医弘佛,普救众生,是不容忽视的医疗力量。儒、医、道、佛又常相互渗透,不可截然分离。回回医药参与社会医疗,极具异域文化特色,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也里可温教士的医疗服务相对局限,以官方医疗活动为主。原始宗教巫祝医疗盛行于民间,主要以精神疗法应对着医学尚无法解决的疾病现象。  相似文献   
66.
创始资金是企业创立的关键资源。尽管学界已注意到创始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创业者的亲友,却少有文献探究其内因。以社会网络理论和信任理论为基础,投资者对创业者能力信任和情感信任是其投资的主要动机,但父母和朋友这两种不同的角色会带来动机的差异性。通过CPSED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父母和朋友对创业者进行资金支持主要受创业者个人能力信任,情感信任调节作用的影响。对于不同社会角色,情感信任的调节作用有差异,相对于父母,情感信任对朋友投资决策的调节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7.
68.
69.
社会性突发事件升级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秩序。其升级的诱因主要与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治理主体的迟钝行为有关。要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治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升级扩散,必须加强对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疏导,提高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的管治能力,建立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70.
吴月 《天府新论》2018,(5):106-113
中国的社会治理转型推动了社会服务方式的调整与变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标本之一,围绕政府购买展开的各项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着重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从个案入手,分析具体政府购买过程,认为其规范化的运作形态易被政社双方的非正式运作行为异化,进而呈现出政策区隔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