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20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31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德国民法典》第90a条"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基于环境伦理学有关动物应成为权利主体的主张出台的,它给整个法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似乎动物的传统法律地位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动物取得主体权即成为权利主体即将成为现实。但是自然体权利论在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环境伦理学上的主张并不能等同于法律学的共识,德国法上的规定也并不意味着法律上权利主体的范围已扩张至动物,动物的法律地位仍然不可能是主体。  相似文献   
182.
183.
李华伟 《社会工作》2011,(12):53-55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2009)认为,民间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可见,民间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民间自发组织。  相似文献   
184.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185.
186.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12-18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虽然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也大异其趣,但他们在意识的社会性诉求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竭力将意识从各种偏见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意识现象的本质,澄清意识和世界的关系,用正确的意识去理解和改造现实,成为他们的共同使命。他们解决意识问题的路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87.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以农业科技的3种属性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政府承担农业科技支出的必然性,并提出加强农业科技支出管理创新的建议,以期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8.
郑文彬 《职业时空》2013,(4):40-41,44
建设信息化社会必须有一支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的从业队伍,院校作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必须立足信息技术社会性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教学实践和多层面调查,围绕院校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结构的社会性、教材建设的社会性、教学方式的社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9.
当今的文学批评出现了消解社会责任及淡化意识形态的失范现象,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复合体,文学批评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0.
雍涛 《江汉论坛》2012,(7):45-48
毛泽东《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一文阐明了人性和人的本质,人性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非论与善恶论等问题,是一篇关于人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在实践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