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执政时期党内民主公开问题主要是基于党内民主监督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并以党内集体决策和社会舆论的充分表达为重要基础。执政时期的党内民主公开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与发展,并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现代中国人理想人格立论的原则与基础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理想人格重塑的主、客体条件;社会理想人格和个体理想人格的区别,提出在理想人格大系统中人格诸要素的充分运行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内在前提。但理想人格也需要外在条件,这就是保障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83.
司法审判总是在社会中进行,不能排除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巨大压力和影响就是突出的一例。以宝马撞人案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论方法,对社会舆论作用于司法审判这一社会过程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司法审判对社会舆论具有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84.
周厚杰 《决策探索》2011,(16):36-36
新闻宣传被誉为社会舆论监督之公器,尤其是在新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修养,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85.
当前,网络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因此,能否管好、用好网络就成为新时期地方党委政府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理想的管理境界应该是,既能使互联网成为了解民情民意的有效渠道,又能对互联网加以有效的控制与引导,使其不影响社会稳定。根据这一目标,笔者对加强网络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6.
<正>在目前的社会舆论氛围中,领导干部通常成为被污名化的对象,常常被贴上"权钱交易""官商勾结""潜规则"等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标签,整个社会对领导干部群体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领导干部被严重污名化的社会背景下,准确把握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探寻破解  相似文献   
87.
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期待在社会舆论中涌现。其中,政府的善政、善治问题尤为引人注目,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有专家称,党和政府正在解放思想,努力通过构建以民主和法治为特点的治理改革,推进善政体系建设,进一步趋向善治,并指出中  相似文献   
88.
曹劲松 《决策》2011,(8):70-72
大众麦克风时代,政府和官员如果不主动在网上发言,不主动承担网络意见领袖的职责,就令主动被社会舆论边缘化。  相似文献   
89.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微信作为以手机为终端视听媒体的新成员,自2011年1月上市以来,短短一年时间用户量呈爆发式的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用户量已突破6亿。微信在传播信息的形式上具有迅捷性、多样性与零资费性,同时兼具文字、图片、声频、视频的信息传递形式,恰恰迎合了当下青年群体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接受方式。在微信被广泛推广,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为关注用户提供新闻资讯、社会舆论和产品推广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府和企业舆情应对的重要渠道。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是众多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一道  相似文献   
90.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14,(19):23-26
<正>近段时间,不少地方发通知,取消一定级别以下官员的专职秘书。《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在1990年的讲话,提醒:"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通观人类社会活动,肩负复杂重大事务的人士延聘助理以协助其工作,是常见现象。一定阶位的机构首长配备专职事务秘书甚或使用办事机构,也是当今各国政商界的普遍做法,很少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中国党政系统的秘书岗位却成了重要的公共话题,一些党政要员的专职秘书因滥用权力、腐败渎职,被查被判,为社会大众侧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