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辞系文学属于文艺诸形态尚未完全分化的《诗经》时代,与原始巫术宗教结合紧密,具体表现为祈祷、颂、诅咒等多种特征。周初官制度对《诗经》辞系文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诗经》中的辞系文学体现为两种样态,一是全篇为辞,二是包含官活动和辞成分。辞系文学之根源及兴盛时期在西周春秋,随着原始宗教信仰的淡薄,辞系文学由正统地位跌落回民间形态,并与愚昧迷信结合在一起,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登上正统文学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2.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巫术活动。根据商代卜辞的记载,商王曾于宗庙,祭祀自然神时有“册”的形式,有些祈是为了消除灾祸。  相似文献   
13.
鸡在川西民俗中的功用及形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搜集了鸡在川西民俗中的主要功用 ,并从历史文献中考证这些功用的形成来源。鸡在川西民俗中的主要功用是祭祀、禳和衅礼 ,这与中国文明早期礼制的设定有关 ,也与鸡本身的神秘意义相关 ,故鸡在民俗中的运用也普遍具神秘性 ,甚至成为巫法的道具  相似文献   
14.
连珠体渊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珠体"是我国古代非常独特的文体之一."连珠"的含义,前人多误解为一则作品中上下词句之间文辞事理的互相启发、历历相贯.其实,它不是指一则作品,而是指一组体式相同或相近的作品.以<逸周书·周解><史记解>等为依据,可以考知连珠体源于西周以来、史之官戒勉君主的垂戒之辞.这种文体在战国时期不再为、史专用,而是流传开来,在诸子著作中频频出现——这对于连珠体的形成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及至到扬雄,他开始着力于连珠体的创作,并将其定名,连珠体于是正式产生;其后,班固、贾逵、傅毅等人的"受诏作之",遂使其一时兴盛起来;此后陆机的拟作更使其达到了鼎盛.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具有一千多年的深厚文化根基。本世纪粱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形成了三个高潮,取得辉煌成就,继承发扬了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开创梁文化的新局面,显耀于国际文化之林,不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显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董芬芬 《阅江学刊》2009,(3):131-135
《周礼》太“六”中的策多为远罪疾的祈祷,因事出突然、情况特殊,必须举行特别的祈祷祭祀,文也应书于简策。《左传》所载荀偃《祷河》和蒯聩《战祷》皆是春秋策的代表之作。策针对性极强,一事一,没有形成常规词的陈词滥调,大多采用散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出土了战国时期秦国的两篇祷辞,《诅楚文》与《秦曾孙骃告华大山明神文》。《诅楚文》作于秦楚蓝田之战前夕(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是秦国欲发动鬼神的力量以战胜楚国,在神灵面前数说楚王罪状、诅咒楚王的文字。《秦曾孙骃告华大山明神文》的作时在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至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之间,是秦骃因自己病重而向华大山祈祷自己能够康复的文字。两篇都属于祷辞中的策一类,前者祷战,后者祷病。两篇都对前代祷辞有一定继承,但同时又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的校读,指出“马禖”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相似文献   
19.
辞系文学属于文艺诸形态尚未完全分化的<诗经>时代,与原始巫术宗教结合紧密,具体表现为祈祷、颂、诅咒等多种特征.周初官制度对<诗经>辞系文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本文对周代官制度对<诗经>辞系文学的形成和影响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青铜器的大量出土,现已发现两周时期百字以上铭文400篇之多,其中最长的一篇《毛公鼎》铭文长达499字。这些长篇铭文记事完整,叙事清晰,语言简炼,其中可见早期中国文体的发源情况:青铜铭文中祈福的嘏辞,是体文学的发源之一;两周时期的"诰"体铭文,与《尚书》六体之一的"诰"体的写作内容和行文方式是一致的;西周中晚期册命制度的建立,催生了"命"体铭文的成熟并形成模式化的写作方式;"铭者自铭",铭文的颂赞本质是中国早期"颂"体文学的活头源水;铭文的箴刺鉴诫功能为古代"箴"体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两周铜器铭文以其记事的生动丰富和写作的不同方式,成为中国古代不同文体的滥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