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8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83篇
理论方法论   308篇
综合类   2269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能够真正建立起浪漫的审美范式.西方浪漫范式的内涵是审美感性、审美独立与审美批判,而这在中国现代审美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缺乏真正的浪漫范式是我们的审美现代性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2.
符号政治经济学作为鲍德里亚的一个重要术语,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据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鲍德里亚曾经围绕这一概念阐发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批判理论,显现了其与马克思之间的密切关联,并形成了一部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为数不多的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专著--<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另一方面,这一概念的形成又处于鲍德里亚思想发展的转折点上,是鲍德里亚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向后期的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转折点.由此引发了鲍德里亚对待这一概念所特有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03.
当前唯物史观的研究注重宏大叙事的“理论建构”,而唯物史观的微观领域研究和现实解释力仍显滞后。唯物史观的根本理论特征和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实践”、“反思”与“批判”的精神。借鉴当代思想家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理论)的反思、探索,有助于更为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并探索有利于唯物史观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04.
现代性的物质审美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人操持实用主义和现世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生看成享受,侧重于感官的体验,把审美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这与人的本质自由、追求超越价值、提升内在精神的审美本质背道而驰.最终导致神圣价值的陨落、价值意义的缺失、精神世界的空虚.审美主义实质是形式主义的实用美学.审美主义的时代,社会反而没有了美.  相似文献   
205.
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和原则.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原则,在审视当代人类实践状况和生活状况时,风险范式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在当代理论思维中的根本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风险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对现时代进行深入、透彻的反思和批判的一把钥匙,是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出场的一种根本路径.由此所形成的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06.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一种新兴知识分子文化观念之产物,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是文化发展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鼓励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利用大众文化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7.
社会契约——性别关系调节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各种矛盾的最有作为的现代性方式,对于性别关系的调节亦具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对象性关系的日益丰富,无论是传统契约理论家所构想的"现实之约"模式,还是罗尔斯所提出的"理想之约"模式都将更广泛地进入性别关系领域,成为处理两性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在社会契约思想的各种"伟大"的经典文本中普遍存在着男权意志,所以女性主义在肯定弘扬"平等、自由、自主选择"的契约精神始终都应当是构建和谐性别关系历程中不可抛弃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亦提出清除社会契约理论中的男权思想余孽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8.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观,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文明的思维方法,以反思的态度、批判的基调、开拓的立意阐释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在改革制度、社会管理、教育民众等操作层面上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9.
《物体系》是鲍德里亚在1968年发表的专著,是其学术生涯的起点.该书主要通过功能性系统与边缘性系统两个向度,来分析物是如何在现代社会自成体系的,并立足于物体系的理论基点透视现代社会在物体系的消费意识形态话语笼罩下是如何逐渐成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210.
传统中国的风水批评是天道信仰内部的正统批判异端,是宗教对巫术的批判。与此类似,晚清基督徒对风水信仰的批判也基于宗教对巫术的立场,但其批判资源包含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不仅颠覆了风水信仰的理论基础即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并且殃及同样建立在这一宇宙观念之上的天道信仰。然而,科学虽否弃了宗教和巫术,但它对人类命运的解释与巫术却甚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