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湖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神灵信仰对于少数民族的观念意识、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神灵信仰还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安宁的双重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进为重,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引导神灵信仰与社会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92.
"解放军烈士"能在崇武成为一个民间信仰,是一个"合力"的过程."解放军烈士"只有在众多阶层的支持下才可能成为一个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但同时必须付出被不同阶层赋予多种诠释的代价.此外,当地百姓对于民间信仰持"多神共存"的现点,这为"解放军烈士"信仰的生成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3.
赫哲族的创世神话、自然现象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源神话 ,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 ,是万物有灵、神灵崇拜的结果 ,反映了原始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157-161
商代君权神授为形式的神灵崇拜至西周发展为以"德"为核心的天命思想。西周统治者将"德"观念这一主观因素引入天命观,并衍生为私德和德政两个层面。这种全新的天命观念成为西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对西周统治者起到极大的示范和警戒作用。同时,作为文化的源头,西周的天命观又对后世社会在政治、哲学、文化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苏格拉底生死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格拉底三次参战远征的人生体验、对雅典命运的高度关注、对传统和同代哲学的怀疑与否定三个重要问题的分析,说明了苏格拉底生死观的复杂成因;通过对苏格拉底关于生死关系、生死与理想、生死与人格、生死与神灵、生死与国法五项内容的探讨,说明了其生死观的基本内容;最后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思想悲剧意义和政治悲剧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96.
神灵崇拜是苗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万物有灵的苗族来说,当他们寻根问祖时,认为枫香树、鸲鹆鸟、盘瓠、蝴蝶妈妈、姜央与他们的祖先有关,便创造了一些祖神的形象。当他们感恩图报时,认为牛、枫叶、芭茅草、竹、石给他们带来了福祉,便创造了一些物神对他们进行崇拜。  相似文献   
97.
98.
从日月神话展开,对远古记忆痕迹、原型象征、信仰与神话遗存意义蕴含的关联及其对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作文献材料方面的梳理。分析认为:日月神话所蕴含的诗性思维情结即女性思维方式,是远古滋生生态观念的关键所在和生态伦理法则的原始依托。作为前理性和超验性神秘体验载体的神话遗存,其所蕴含的具有超前智慧性的生态生存理念,对于探寻解决当今生态存在危机之途,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99.
颜梅生 《百姓生活》2014,(12):64-64
人们一直以为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书,殊不知,早在1936年11月,伦敦出版的《神灵之手》就已介绍了红军长征,作者是一名瑞士籍英国传教士。被扣押后受到红军的保护和照顾1934年9月30日,瑞士籍英国传教士阿米弗雷德·勃沙特夫妇,经贵州安顺赶到黄平县城旧州,与居住在一所天主教堂的加拿大籍英国基督教牧师阿诺利斯·海曼夫妇等一行人会合后,离开旧州前往镇远。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发展和巩固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与欧美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需要根据中国神灵观进行相应的中国化。这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本原理指导下,立足于中西神灵及其文化的区别,结合中国神灵文化的自身特色,利用中国本土的无神论资源和有神论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进行话语转换、逻辑论证和丰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