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7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543篇
社会学   36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41.
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传承,便是血缘性的传承,所谓天地之道肇端于夫妇,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指此。殷周以后,血缘成形为宗法制度,所蔚成之氏族、宗族、宗庙、祖庙、太庙等,都是以血缘性为基础的传承,这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中一条重要的主轴。另一条重要的主轴,形成较晚,从孔子开始。孔子被后世称之为素王、宣尼公、文宣王、尼父、大成至圣、先师,不论为公、为王、为圣、为师,为殷汤后、为文化垂统之征,都是指其在文化的周道既衰中,将文化的精义在授徒中传递下来,因而开启了一种中国式的非血缘性文化垂传授受之传统。而师生的传递是一种非血缘性的传承,师生关系便成为中国文化中文化性、精神性的一种特殊性格与结构。没有这种师生的学习与传授,中国文化便不会绵绵不绝、源远与流长。祖先与子孙,是血缘性的;而文化传递,却是师生的、非血缘性的。  相似文献   
242.
《苏轼文集》收录苏轼祝文96篇,涉及祈(谢)晴、雨、雪,奉安皇帝御容,谒文宣王庙,以及祭勾芒神、祭土牛、告五岳、秋赛等,联系着丰富多样的仪式仪节。祝文应用于祭奠仪式,具有仪式与文学的双重意义。结合苏轼各类祝文的写作背景,探讨祝文及其仪式应用中所映射的政治理念、宗教信仰、教育观念、文化习俗,从而揭示宋代礼乐文化建设的多个侧面,为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3.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社会中的文化实践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婚姻仪式的现代化、丧葬礼仪的取消以及农民生育观念的理性化和人生任务观念的具体化.农村文化实践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后果,使得农民在市场化背景下只具有现世感而缺失了历史感和未来感,农民的生命意义系统也不断弱化,进而带来了农村社会在秩序整合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244.
王石薇 《南方论刊》2013,(7):110-111,67
师范生是高等院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们的良好礼仪修养具有独特价值,对师范生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和必要。从礼仪课程安排、隐性课程设计、实践等几方面探索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师范生的礼仪修养。  相似文献   
245.
王敬华 《唐都学刊》2013,29(4):12-15
礼仪道德是人类脱离自然界走向文明的标志。《礼记》中的宾客礼仪所体现的道德意义,大体可分为个体修养、社会礼仪、政治伦理三部分为内容。在《礼记》的宾客礼仪思想中,对“敬”、“让”思想的阐释,含有个体道德修养的伦理意蕴,其中以乡饮酒礼为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形式。作为政治伦理,宾客礼仪的内容是通过燕礼、聘礼等诸礼仪形式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的宾客礼仪建立在周代宗法等级社会基础之上,其中具有生命力的内核仍镌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6.
正"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这是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的一句话。这也是蠡湖中心小学校长钱建国极为欣赏并常常对学校老师们说的一句话。自踏入教坛的第一天起,钱建国心中便揣着一个火热的教育梦想,那就是:成就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追寻他的教育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他为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247.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新疆吉木萨尔县计生指导站开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五项工程"活动。以社会公德为重点的"礼仪工程"。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在职工中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吉木萨尔人"礼仪实践活动,教育和整治在环境、语言、行为、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248.
礼仪是军队机关人员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礼仪有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也是建设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军队机关人员应熟知常用礼仪相关知识,知礼用礼,营造一个和谐的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49.
丁万明 《领导科学》2012,(34):40-41
前不久,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有36人遇难的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面带微笑的照片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这一事件迅速升级并被网友称为"微笑门"。在通常情况下,微笑没有错,然而面对惨不忍睹的特大悲剧现场,身为安监局长的杨达才居然能面露微笑,其诡诞之举别说不符合一名官员的礼容官仪,甚至突破了一般人的常理常情底线,难怪引起公愤。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内心的情感在表露出来的时候不能任其自然,而应合乎一定的要求。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常理常情,也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秉承的  相似文献   
250.
卢有枝 《领导科学》2012,(29):47-48
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和组织经济建设的重任,所以,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办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政府的形象,而礼仪则是公务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不仅要健全公务员制度,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而且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增强公务员的礼仪意识,使公务员以自身的良好言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公务员的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只有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人们才能对其进行评判.礼仪正是公务员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公务员的素质是通过公务员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办事效率等方方面面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