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其独特视角和方法,通过对知识、理性等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对刑罚、疯癫、性等文化边缘现象的分析,展开了对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深入思考。这种对权力和知识关系的思考及其微观权力理论,事实上成为一种科学知识的政治学分析。  相似文献   
42.
赵福生 《求是学刊》2008,35(1):36-41
马克思哲学一直被人们误认为只有宏观视域没有微观视域.以致常常被误读为宏大叙事、整体主义和经济决定论.但如果我们真正深入到马克思的文本就会发现,无论是存在论、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维度.马克思哲学都有其微观视域.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展开了微观经济分析,开启了微观史学,敞开了微观权力视域.阐明马克思的微观哲学视域,对于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消除人们对于马克思的种种误解,彰显哲学的本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法兰克福学派与福柯在审美功能问题上有一致性,即对异化现实的批判,都超越了阶级分析;都认为审美经验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况。其不同的是,前者致力于解放人的爱欲,后者主张个体自我塑造为主体;前者注重艺术相对于意识形态的异在性,后者则强调审美与伦理的相通;前者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后者则终结了任何乌托邦计划。  相似文献   
44.
首先介绍了后现代社会理论及其对现代性 /现代化的批判的概况,然后着重讨论了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福柯颠覆理性(真理)、解构主体的批判路径。  相似文献   
45.
长期以来,传统权力理论主要以政治领域内的国家权力为主要关注点,形成传统权力观在政治领域内的单极延伸。福柯通过对权力的微观分析,结合现代社会权力的特征,向人们展开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权力视角。福柯关于权力问题的研究对当代权力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在1978-1979年法兰西学院的演讲中,福柯引入了"管治能力"的概念.这个概念来自于基督教的牧师形象.由此出发,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同,福柯对自由主义持一定的赞赏态度.福柯和马克思都参与了宏大叙事的一般构架的建立,但他们的政治和哲学前提是不同的.马克思根植于自然法的传统走向革命,福柯则继承了英国激进主义传统走向反抗.这两种传统是可以进行深入对话的.  相似文献   
47.
癫狂边缘的审美诉求——感悟福柯的"哲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似乎已成为了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但其哲学试验就像在其精神导师尼采那里一样,实际上都是"上帝死了"之后无家可归的现代人的某种精神赌博和灵魂冒险.这个过程既体现为一种审美诉求,又具有某种可能会导致哲学主体疯癫的歇斯底里性质.本文通过对福柯的"哲学行为"的现代性实质及心理实质的探考,试图对现代西方人文语境里某种精神"病症"进行诊断,以期唤起某种新的心灵期待.  相似文献   
48.
曲师 《北方论丛》2014,(2):132-135
福柯通过伦理系谱学翻开"关心自己"的历史,研究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哲学思想,围绕着那一时期各种修身实践及生存的艺术,揭露"认识自己"逐渐遮蔽和吞噬"关心自己"的历史,描述了一个主体生成建构的历史。在福柯的论述中,主体的进程既是各种自我修身实践与道德、权力以各种方式发生关系的进程,也是"关心自己"的道德向"认识自己"的道德与身体体验隐秘聚合的进程,这一道德维度与"主体复归"的问题密切相关,福柯对主体问题的思考也因此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知识社会学旨在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由于知识社会学研究成果势必会促成对政治哲学的进一步思考,政治哲学与知识社会学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从知识社会学发展史上看,马克思、舍勒、曼海姆与福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深入分析他们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的政治哲学意义,不仅可以生动地展现知识社会学在对政治知识问题把握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从政治哲学视角更准确地归纳出知识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50.
卢毅 《学术研究》2023,(5):36-41+187
为了正视并回应福柯对于“压抑假说”的批判,需要回顾精神分析发明“性欲”的历史语境,梳理压抑假说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澄清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两人压抑假说之间的重要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福柯对压抑假说的批判以及对生产问题的强调,凸显这一批判本身以及对这种批判的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找到福柯与精神分析相关理论之间的潜在对接点,揭示围绕压抑与生产而展开的这场争论的实质,以及“基于压抑的生产”这一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