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由于马克思与福柯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叙事方式的不同,学术界大多认为两者一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然而,当我们细心分析建立在双方思考体系内的根源时,则不难发现两者的共质。文章拟就福柯在"全景敞视建筑"中对权力转换模式的分析与马克思就阶级对社会发展推力的解释进行比较,以期探讨在马氏与福氏的理论架构中无不渗透的"人性关怀"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72.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强调从对话出发,细腻分析谈话者就某一问题的主观理解和构建。它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心理学领域得以应用。后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在对中国西南某市低交易价格性产业——"板板茶"进行调查时收集的一段对话为例,对"板板茶"的组织形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福柯话语分析的方法,直接从"板板茶"老板的谈话出发,剖析了"板板茶"老板对其组织方式的理解和构建,由此显示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对语言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也揭示了话语分析的困境:一是单纯从语言出发,缺乏观察数据的介入以及多个访谈对象数据的交相呼应,不足以更全面地揭示研究问题下的权力格局;二是,纯粹从语言出发,将会给跨语言情景下的对话分析和学术交流造成困难。这些困境,也反映出作为定性研究方法之一,所显示的研究者对素材和研究过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73.
文章首先指出福柯的权力分析是对主权者权力的消解,这种消解是方法或提问方式转变的结果。在这种转变中权力关系的复多性得到了凸显,并将权力问题引向了权力技术。文章以福柯的文本《权力的网眼》为基础,首先,通过对照人类学、社会契约论及功利主义社会学对权力概念的分析,指出了法律权力概念与技术权力概念之间的对立;进而,通过对作为权力技术的完善形式的生命政治形式的分析,指出了自身技术概念及性的分析在权力分析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通过对自身技术与权力技术的对比,指出了福柯全部研究的核心在于主体问题。文章总结指出,只有关注主体问题,才能正确理解权力分析。  相似文献   
74.
意识是"我能"——梅洛-庞蒂的"我能"现象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验论把世界看做意识的状态从而低估了意识,而理智论则把世界解释为状态的意识从而高估了意识这一情况,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认为意识不是我思而是我能,旨在超越经验论与理智论。梅洛-庞蒂的我能现象学直接影响了利科的自身解释学和福柯的自身关切的伦理学,在20世纪哲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5.
福柯的话语与认识的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福柯描述了历史上的三种知识体系,他认为知识是在话语中阐述,话语是人、理性、形式、物、生命交织的场所,他揭示了语言中人与物、欲望和物、生命和形式等多种矛盾,但这些矛盾只是得到揭示,他并未能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76.
77.
福柯认为,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史不是一个连续的总体历史进程,而是一个由知识型质性断裂生成的不同的词对物的构序图景.16世纪居主导地位的以相似性关联为中轴的传统知识型世界图景,在17世纪中叶被表象、语言、自然秩序和财富及交换理论为核心的古典知识型所替代.古典认识型的核心是给予世界一种新的有序性的科学,普遍的构序科学的前提,是表象的符号系统和能够让事物入序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关联图表.  相似文献   
78.
这里的话语是言说背后的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一种让你能说(能思、能写)的功能系统。就在你说、你写、你思时,它突然在无形的支援背景中被建构起来,成为支配你思想构境的隐性系统,就在你的话音(思绪、书写)落下之时,它应声解构和消失在黑暗之中。话语有一个物质性的支撑(说、想、写),可它并非实体性的物质实存,而是一个瞬间建构—解构的突现和消失的功能场境。正是它,向我们呈现了通常人们每时每刻在不经意使用的言说、写作和思考的话语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抑制和排斥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79.
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描述了早期华裔中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规训下,丧失民族身份,被美国人驯服的悲剧故事。华裔中国人在白人文化的训诫下,大部分成为“被驯服的肉体”,也有少部分人进行“权力的反抗”,这一分化过程完全吻合福柯的规训理论。通过福柯规训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批判白人文化的规训手段,同时也警示中国同胞,在异质文化中生存也要坚守自身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80.
当今时代,恐怕没有哪一个词会比"发展"更加令人津津乐道、百谈不厌。从其使用范围、被引频率及修辞作用上,我们足以发现,"发展"的受捧程度绝对称得上是独领风骚。然而,也从来没有一个词会如"发展"一样蹊跷独特:一方面,它具有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超然地位,所有意识形态、政策体系和社会行动几乎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