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信仰,如何成为公民个体信仰,而不在是私人化的信仰方式,这是当代中国信仰的重大问题。但在目前社会语境之中,个人信仰已经成为某种制度外的纯私人事务,甚至形成了一种私人性的退出。迄今为止,中国改革经历了从经济个体户到信仰私人化的过程。这种情形如何才能得以改变,最后也在信仰方式层面上,经由私人化而社会化、公共化。这可能预示着中国人信仰方式的最大变迁。  相似文献   
22.
私人语言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被广泛关注的主题之一.围绕私人语言是否可能,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争论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将私人语言的私人性理解为一种与社会性、群体性相对立的个体性,私人语言的困境就在于孤立的个人无法超出个人的主观性来获得客观性.这个出发点在我看来是成问题的,在解释维特根斯坦文本的时候将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本文将首先揭示出这个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将尝试指出一种新的理解视角,也就是将私人性理解为一种与敞开性相对立的隐藏或封闭性.语言游戏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是一种原初的生活形式的敞开,因此,私人的语言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性出自一种概念悖论,一种错误的语言观念,即由于语言的本性是一种敞开,谈论绝对封闭的、隐藏着的语言当然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3.
私人性与公共性的问题是一个亘古的理论话题,二者共同作为人在世状态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又充满张力,其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尤其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刺激下,私人性的凸显导致与公共性的关系失衡,而实质上则是对公共性的强烈吁求。  相似文献   
24.
当今所说的"好小说"是一个时尚的炒作概念,是有别于传统观念中的"好小说"概念.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具有先锋性;二是创作源于创作主体的写作冲动;三是私人性层面与社会性层面的统一;四是在已有的经验和模式中顿悟、升华出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