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76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502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论竹林七贤的“无意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澍 《南都学坛》2003,23(1):70-75
阮籍、嵇康诗之无题化现象说明竹林七贤无意为文。这种创作态度的理论基础是嵇康“性动说” ,性动说的本质是任自然。无意为文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师心使气 ,其长处是情浓言简、新颖独特 ;短处是“漫衍”。七贤所处的险恶社会环境激活了其原始诗性精神 ,导致其创作既有玄言文学 ,也有忧生之作 ,后者奏出了正始文学最强音  相似文献   
162.
琵琶文曲是文化的结晶,文章将其形成过程放入文化史中考察,进行文化解读。琵琶初入中土,受到的拒斥是文化冲突的表现;其文曲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与"雅文化"认同、融合的结果;琵琶文曲的艺术原理中表现出典型的传统美学的辨证法则。说明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琵琶文曲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3.
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文化定义的本质着眼,对当代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4.
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是一部高校人文教育教材.作为教材,从教学上来说,它为高等教育构建了一个新课程.从教育理念上看,它旨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对中国当前狭隘功利主义教育弊病的救治.从人文知识和理论的构成看,<读本>以大人文视野摄取世界性和现代性的人文资源,力图将青年学生引导到现代世界的文化潮流之中,这对于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来说,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5.
"文选学"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实现了由点评到实证的重大转变,生活在明清之交的顾炎武,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开路人.他的治<选>成就集中体现在其名著<日知录>中.其贡献主要是以<文选>入选作品及李注为原始文献,阐释古代典章礼仪,窥测传统文化习俗,阐发文学思想,探讨文体特点及文体流变等.他对所有问题的探讨,都能穷源溯本,援古证今,反复参考,戒发空论,奠定了清代实证学风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6.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曾巩受人争议最多.解读<元丰类稿>中的三十四篇杂记文,总结其艺术特色,既有助于理解曾文雍容平和的独特风格,也有助于重新认定曾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7.
任何一种艺术的萌生都有其文化基因(艺术本源的基本因子).它的变革发展--形态的塑造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受持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观念、自然环境、文明程度所制约.可见,千姿百态的艺术均是某种特定社会的产物.侗族大歌多声形式孕育于"原始耶"和唱事言理的"古歌"之中;"以歌传文"创造了大歌声多的初期形态;鼓楼的歌唱活动,促进了大歌多声艺术的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16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喜怒好恶的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土观需要的心理体验,是人们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之健康、崇高,情感因素与语文密切相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情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一个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只有对学语文产生了情感,有了兴趣,才会投入热情,积极学习.其次,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写出情文俱佳的文章来.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9.
杜诗中的武则天,是杜甫暮年对自身经历的乱世深刻反思后作为沽世的理想符号出现的。在武则天形象里,既寄托着杜甫以文进身、显荣家世的个人抱负,也寄托着他政治稳定、民生安宁的崇高热望。实际上,武则天形象是杜甫主观理想投射于武则天实际政绩之上形成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0.
当代的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征之一便是从政治型学术向文化型学术转变,因此,学报编辑要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的文化意识。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正确的政治意识出版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政策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各类正式期刊7559种,其中高校学报占600多种。高校学报是广大师生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园地,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坚守社会主义及其文化事业的主流。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规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