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科技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科技长入经济 ,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荣昌县依靠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的基本经验 ,同时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2.
33.
《金陵瞭望》2011,(3):65-65
麒麟科技创新园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位于距南京市主城10公里的东南侧,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与青龙山的生态廊道上,在智力密集的仙林大学城与江宁大学城的创新走廊间。  相似文献   
34.
周勇 《决策导刊》2006,(9):36-37
荣昌是重庆市畜牧大县、畜禽品种资源大县和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所在地,畜牧业毫无疑义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而畜牧业优势又在生猪产业,其在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产业不放,把其作为推进荣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产业支撑,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科技城基本发展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提出了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组织机构形式 ,同时对其具体的运作程序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科学咨询》2009,(7):8-9
科技城是科技发展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立在选定城市区域具备"积聚、辐射,示范"带动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功能的科技枢纽.课题组运用宏微观绎济学、区域经济学、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结合重庆市科技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深入分析了重庆市建立科技城的必要性,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科技城构建的经验教训和分析北部新区的区位优势和条件,研究论证了依托北部新区打造重庆科技城的可行性,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咨询与决策》2014,(3):16-2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011年春天,武汉未来科技城获批。国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湖北、宏图大展。3年后的今天,又是春风浩荡时,武汉未来科技城已在中国光谷拔地而起。累计引进项目100余个,协议投资额500亿元,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武汉未来科技城群贤毕至、活力四射!实践证明,武汉未来科技城正努力成为创新湖北的脊梁。  相似文献   
38.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由能量驱动加速向知识驱动转变,国家和地区间科技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资源的抢夺,科技城(园区)几乎成为高科技人才密集区的代名词。在这一背景下建设绵阳科技城,从战略角度思考,必须同时把绵阳科技城建成西部的人才高地。作为一个战略构想,西部人才高地的基本内涵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才聚集力强。要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成为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的向往之地。二是人才总量大。要成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密集区,人才的密集度在西部要处于领先地位。三是人才素质高,不仅高职称人员、高学历人员要多,而且要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四是人才结构优。要形成布局和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经营  相似文献   
39.
《四川省情》2006,(5):F0003-F0003
近几年来,涪城区统计局党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建设“钢班子”,带出“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求真、奉献、团结、创新的统计精神,强管理,重核算.活调查,深分析的统计工作方针,抓好统计“五四三二一工程”的工作思路,带领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  相似文献   
40.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绵阳这座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遭受重创。北川县城告急、安县告急,250万人在这场大灾难中流离失所。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土地的灭失、毁损更让悲痛中的人们雪上加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人们将何以为继?震后两年,当记者随《中国国土资源报》采访组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却惊喜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