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秦至西汉,国家统治思想发生了三次重大改变,分别为秦的法家思想、汉初的道家无为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所改造的儒家思想。不同统治思想指导下的君臣观念相应发生变化:秦朝君主以法、术、势结合来操纵臣下;汉初呈布衣将相之局,君臣关系相对平稳和谐;汉武帝时期君权被神化,臣子完全服从君主。  相似文献   
102.
汉字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较为成熟的甲骨文到现在,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诸多书体。其中小篆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是第一种全国统一的书体,它承上启下、通古达今,学好它,不管对认识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还是规范后世的隶书、楷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即结合笔者学习篆书的体会来探讨小篆的识记和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1,(18):28-29
萧何.公元前257年6月15日生,江苏沛县人,历任秦朝末年江苏沛县正科级的功曹,刘邦起义军的辅佐官,刘邦汉中王时期的丞相,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一直担任国家级的丞相职位,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后,继续担任丞相一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是汉朝的“开国第一侯”。  相似文献   
104.
项羽秦朝末年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淮北及江苏省全部、上海市全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安徽和县的乌江自刎而死。项羽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就是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的意思。项羽的身高是1.89米,中国史书上记载项羽目有重瞳。重瞳是一种返祖现象。表现为瞳仁中部的上下粘连,  相似文献   
105.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和董仲舒的天命论式政权合法性的提法不同,王符提出了民心论式政权合法性的主张.同时,围绕天人关系以及政权合法性等问题的讨论,王符治道思想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异端平民色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6.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改朝换代对作家心灵产生的震撼最为强烈,一次是秦朝的灭亡,一次是明清易代。如果说明清易代给文人造成的是天崩地坼之感,那么,秦朝的迅速灭亡,在汉代文人看来无异于天翻地覆。纵观西汉二百年间的文坛,几乎每个时期都能听到这一变故撞击文人心灵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回响,其中有政论家的纵横评议,也有历史学家的客观描述。《史记》通过人物传记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在展示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的同时,通古今之变,为汉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对今天仍然富有启示作用。一秦朝迅速覆灭所产生的历史反响不但有贾谊…  相似文献   
107.
潘春华 《社区》2013,(29):45-45
我国秦朝及以前,社会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那需要提前请假,经上级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  相似文献   
108.
一、问题的提出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后,项羽以盟主身份压服刘邦等人,封立随他入关的主要将领和秦的重要降将及刘邦等明人为王,它就是项羽“分封十八王”。它是项羽政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这一措施,史学界一般持否定的评价,并认为它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如:张传查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史纲》就说:“项羽虽在反秦斗争中立有大功,但在秦亡以后,他已成为旧贵族复辟势力的代表,搞分裂割据,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小南开大学历史系编的(中国古代史)也说:“当农民革命高潮一过,主要敌人已消灭,那些夹在反秦队伍中的…  相似文献   
109.
汉儒“天秩”观念作为与世界图式同等层次的观念符号,其所具有的种种内涵与特性,是汉儒们对于如何实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秩序的天道依据和价值原则,对汉儒的治道理论与实践具有支撑意义;分析了“天秩”观念的整体连续性、整体和谐性和个体嵌入性特征及其可能的治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0.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人性论的完整内容包括了人性好利、恶害、好名三个方面。“因情而治”是韩非设计治国方略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主张“循天顺人”、“道法自然”;韩非治国方略的核心是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而非法、术、势;利治、威治、名治的有机整合是治国的根本方式。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精髓,对当代政治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